【课题研究】撑起实践之长篙,漫溯科研更深处——省课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区域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纪实
2022/9/27 14:23:14 阅读:462 发布者:
为推动山东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区域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深入研究,9月22日,在区教研员朱晶老师的组织领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携手康倩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华润实验小学举行了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市教研员刘清波老师到会莅临指导。
PART 001
课例展示篇
齐润小学的倪向卉老师进行了《Fox and mother then》的绘本课例展示。整节课,倪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图片环游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倪老师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以图片为引导,与学生分享了故事情节。在每个环节中,倪老师都设计了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故事的结尾,教师通过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大胆猜测,并带着疑问进行自主阅读,既发展了学生的阅读素养,也发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故事情节出发,设计思路清晰,层层设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故事阅读的期待和愿望。
华润实验小学的徐晓老师讲授了《I can see》的绘本。徐老师充分分析了孩子们的语言基础和生活经验,结合孩子们的性格特点采用图片环游的方式带孩子们感受了一个小女孩和自己家人的有趣的游戏过程。再次感受了家人对小女孩的关爱。孩子们不仅用语言解读了故事,在开放式问题“Do you like Enma's family? why?”的解读中,孩子们侃侃而谈,沐浴在暖暖的家庭关爱中。此外,徐老师还充分挖掘了绘本与主教材的关联,整合了三年级上册body, family, color的单元内容,尝试了教材与绘本的有效融合。
PART 002
课题交流篇
张店区实验小学高娟老师代表课题组,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区域教研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做中期汇报。高老师从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和可预期成果六个方面交流了中期报告要点,其中阶段性成果是中期报告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该课题初步形成了以英语分级绘本为有效补充的各年级阅读书目框架;并结合张店区小学英语阅读教研和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分析,搭建起“分层式”教师梯队,助推不同层次教师发展;同时,基于“分层式”教师梯队建设,初步实施“分层式”阅读项目;根据本区域教师的发展现状,在原有教研模式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教研模式进行提升,并根据团队的特点进行项目式的教研分工,初步构建起区域内阅读教研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英语阅读课程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兴趣值促进效果明显。
PART 003
评课议课篇
在课例展示结束后,全体成员分成了两大组分别就倪向卉老师和徐晓老师的展示课从绘本的主题意义、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与主教材的融合三个角度进行了评课。
赵微璐老师作为组内代表,就倪老师执教的《Fox and mother then》这一课例进行了点评。赵老师指出:该主题意义主要表达母爱的伟大和勇敢,母亲对孩子的爱护。教材融合了三年级numbers单元。对四年级学生来讲,此绘本情节简单,但语言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认知和语言知识略有偏差,影响课堂效果,怎样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专家委员会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1.设定清晰准确的目标,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学生本节课到底要学会什么?本节课的语言结构是什么?怎样进行语段输出?学生课后收获了什么?要以学情为基础,设定符合学生认知,贴近学生生活的预期目标,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2.设置分层次的任务,低层次活动要使全部学生都能参与,高层次的挑战性活动要能使部分学生能够参与3.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语篇,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理解语言到内化语言。4.充分挖掘绘本有趣的点,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韩玥老师代表组内老师就徐老师执教的《I can see》这一课例进行点评交流,韩老师指出:徐老师对该绘本的主题意义把握很到位,该绘本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下的家庭生活主题,主要表现了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家人之爱。该绘本融合了三年级教材Body这一单元,在读前和读后活动中都与教材内容进行了融合,整体来看与主教材的融合度较高。对整堂课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while-reading环节中的chant,作为线索来串联文本内容存在很多问题,chant本身没有实际的连接意义,不能自然衔接过渡到下一个文本情节,可以考虑将chant内容进行修改。在活动层次方面,整个教学设计缺乏活动层次,要进一步要挖掘绘本主题意义,设计逐层递进的活动,让整个教学层次由低到高,层级递进。
PART 004
总结引领篇
区教研员朱晶老师分别从课标学习、课堂实践、成果积累三个方面指明了张小英以后的工作方向。针对课标学习,我们要全面认识和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在实际教学中脚踏实地践行新课标,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落实英语新课标的具体课堂实践中,我们要基于学生学情,设计活动,要关注教育意义和人生意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要注重教育成果的积累,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平时要乐于阅读,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敢于分享。
市教研员刘清波老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专业指导。针对省研究课题的中期汇报,刘老师指出该课题的主题为教研模式,应该更多地聚焦于行为主体采用何种活动方式,形成何种组织架构,对于阅读教学相应行为内容的组织应进一步增强逻辑性,形成系统体系。针对课标学习,刘老师指出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入理解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要关注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关注语篇这一新增语言要素,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语篇中应自然融入人文意义和教育意义;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自然贯通,英语学科与生活实践的自然贯通,从单元主题入手,采用层级提炼方式,自下而上整合单元内的不同语篇。最后,刘老师也鼓励一线教师要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内化于心,脚踏实地开展课堂实践,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英语新课标。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形式,在推进教育科研发展、打造高质量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提高教学研究意识,将课题研究指向教学问题解决,以课题研究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完善研究成果,助力教师发展。
转自:“张店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