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版课标明真谛,导师引领明心志

2022/9/20 11:05:46  阅读:197 发布者:

新版课标明真谛,导师引领明心志

——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培养(初中数学第2组)集中指导实践学习

增城七月荔枝丹,

结成万颗簇成团,

荔枝树下谈课标,

馥郁书香润心田。

   202279   

202279日,在实践导师张河源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初中数学第2)全体学员在增城区派潭镇第三中学参加了第四次实践活动。张河源导师为了让学员们更加深刻理解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1年版进行比对分析。

课程标准是“指挥棒”,只有真正理解了,才可能奏起美妙的乐章“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新课程标准再次明确了“核心素养”的表现及其内涵。张河源老师从四个方面解读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1年版的异同。

第一个方面,新课标(2022版)的主要变化。

1.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4.增强了指导性

5.加强了学段衔接

第二个方面,新课标(2022版)的整体变化。由2011年版目录四部分改为2022年版目录六大点。

1.新增核心素养。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 初中部分课程内容有所调整。其中新增内容 18 条、 2 条选学内容前的星号(*)删除、 删除内容 4 条,综合与实践在具体内容中体现了跨学科项目学习。

3.评价建议中新增学业水平考试相关要求。

第三个方面,新课标(2022版)的具体变化。

1.课程性质的变化。2022版的课程性质的描述比2011版更加简明扼要,重点更突出。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课程理念的变化。一是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二是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三是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四是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五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3. 课程目标的变化。一是新增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主要表现: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详细解读九个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二是总目标修正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是学段目标由2011年版的三维目标修正为核心素养目标,并作具体的解读。

第四个方面,新课标(2022版)的个人思考。

1. 总体反思。 他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具有三大亮点:一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数学核心统一为“三会”,避免了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各搞一套核心素养的尴尬;二是培养“四能”(即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与国际数学教育的趋势接轨;三是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

2. 关于课程性质的反思。他指出追求简单化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模式的科学.数学具有“精确、严谨、简洁、概括、统一”的特征。数学的美,美在精确!美在严谨!美在简洁!美在概括!美在联系统一!数学的这五大特点决定了数学就是生产力,数学就是财富,是独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上的学科。

3. 关于课程理念的反思。他认为,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理念,如果我们不能从本质上加以区分,就没有必要小学初中搞一套,高中另搞一套。

4. 关于课程目标的反思。“标准”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来阐述课程目标。运用揭示外延的方式,把核心素养定义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通过学习、交流,学员们了解课标的整体修订情况,更加明晰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形势及肩上的责任。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强调素养导向,突出实践育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张老师要求我们每一位成员要积极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带领教师开展专题研修和教学研讨,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引向深入,推进学科教学,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教书育人,时刻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转自:广州市初中数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