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培训
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精神,并将新课标要求与江岸“美好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2年6月6日,以“学习课程标准,践行美好课堂”为主题的江岸区道法学科新课标学习培训活动在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举行。此次研修活动由江岸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和部署,全区道法老师全员参与。
此次讲座的嘉宾是来自武汉市教科院的资深专家范莉老师。她通过“新课标修订背景”、“课程标准的主要结构”、“当前教师的主要内容”三个板块就新课标的学习,对中考命题趋势的把握,阅卷评分标准的研究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活动由江岸区政治教研员陈栩老师主持。陈老师强调,心中有“标准”,脚下有路径。新课标学习专题培训的开展,旨在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打好了理论基础,帮助教师们更好理解新课标、贯彻新理念、适应新挑战,为践行江岸美好教育,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范老师作为资深专家,在新课标解读方面颇有建树,希望教师们珍惜学习机会,学有所获。
范老师首先介绍了新课标出台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这些要求必须修改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
新课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2022版课标整合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按照学段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它使课程标准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又体现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和适切性,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确定各学段的融入要求以及学习内容安排、载体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范莉老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三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深度剖析,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总目标。对此,思政课教师心中要有大局观,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贯彻五大核心发展理念,不断改变育人方式,进行跨学科和大单元设计尝试;改变评价方式,优化终结性评价,探索增值新评价,突破纸笔考试评价,发挥评价对教育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会上,范老师与现场听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来自七一华源的陈浩老师对新课标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在教材中的落实方式谈了自己的体会。来自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的吴文君老师就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目标与原来三维目标之间的传承关系谈了自己的想法。
范莉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对全国各省市命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比如,2022年河南省中考命题,针对“嫦娥”、“长征”、”天问“的命名来解析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各位老师纷纷就此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从这些命题可知,各省市命题虽不尽相同,但都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试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注重人文性、基础性、时代性,采用鲜活的时政载体,体例规范,图文并茂,逻辑严密,厚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寓价值引领于试题内容之中,注重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课堂表现考出来,把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考出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与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求索人生价值之路,用信仰之光点亮精彩人生。同时,试题坚持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突出各地方特色,稳中有进,以稳为主。
范莉老师谈到今后一定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与考试命题,强调将大主题蕴含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时整体地综合运用知识、体现能力与情感态度的水平,注重知行合一。
在新中考面临全省命题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改促教,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重要命题,范莉老师立足于“新课程标准”,落脚于“评分标准”,与全区道法老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适应新中考,保证教育教学的公平公正性,命题研究是首位,评分标准的研究是关键,对评分标准的研究有利于一线教师反观课堂,进行课堂教学转型,引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把握学科术语以及答题的内在逻辑,强化表述以及格式的规范性。当然,到底是坚持“按点给分”的评分标准,还是进行“分层给分”的革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磨合和摸索。研修不停,步伐不止,课堂教学改革只有进行时……
聚焦学习新课标,明确教学新方向。新课标的学习带给教师们的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认识、理论上的指导,更是对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认真领悟、反思摸索的时刻督促。培训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课程结构、学业评价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的叶云翔老师谈到,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要深入领会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铸魂育人的新要求,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唤醒学生智慧、触动学生心灵而不懈努力,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引领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进步,下一步,各学校将依托本次培训的所学所获,在教研组内进行研讨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学以致用。各教师也将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提升自我,用爱开启学生心灵大门,为学生打造高效生动的美好课堂。
转自:“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