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知与行 ——记我校2022学年开学思政第一课
2022/9/13 10:51:50 阅读:365 发布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和历史担当,赓续中华文脉,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先锋,我校党支部黄健萍书记在9月2日上午围绕着“生态文明知与行”这一主题为全体科校学子讲授了开学思政第一课。
课程伊始,黄书记以一则云南野生亚洲象群北上旅行的新闻为引子,向小蝌蚪们展示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憨态可掬的大象高度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发了大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随即,黄书记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了塞罕坝从漫天黄沙、寸草不生的荒原发展为今天一片蓊郁林海的过程。“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为许多的野生动物造就美好的家园。这个家园不仅属于野生动物,也属于我们人类。”一位小蝌蚪有感而发。一群北上的大象和一个荒原的奇迹,让学生大开眼界,并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紧接着,借助一组组准确的数据和一张张精美的图片,黄书记深入具体地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问题上是如何体现大国担当的。黄书记说道:“中国直面问题,迅速确立指导思想,遵循“四项基本原则”,明确规划目标,提供了一份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森林覆盖率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提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一桩桩卓越的功绩,一份份满意的答卷,都让科校学子引以为傲!黄书记的授课循序渐进、贴近生活、横贯中西,让每一位小蝌蚪心生感慨,掌声不断。
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课程的尾声,黄书记对小蝌蚪们寄以厚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并成为建党百年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面对地球继续高烧、冰川融化,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不能独善其身,而要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依靠科技为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知与行的合一。
转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