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春日,广州市高三英语教师在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科引领下,精诚团结、求实奋进,一手抓抗疫,一手抓教研,于2022年4月14日开展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市、区、校联合教科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皓曦、广州外国语学校余强老师指导,由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高中英语教研员陈小霞老师主持,授课教师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的雷静敏老师和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的颜兰娇老师。
本次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基教 [2019] 14号)》的文件精神,在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校在课程目标引领下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专业引领作用,打通了教科研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市、区、校一起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共同成长。活动共分四个部分:说课、观课、评课、反思。
一、说理念
本次广州市一测应用文写作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基于两个教学理念: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和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英语学习要关注主题意义,关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要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统筹安排教学,每个课时目标都要为达成整体教学目标服务。”
自2014年8月以来,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高中英语学科,在教育部国家课程教材中心专家组的引领下,开展了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改进项目,围绕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分解、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的开展四个方面开展了持续8年的深入研究,“主题式、专题型整体教学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单元学习及高三专题复习备考当中,全体教师从碎片化的教学模式转换成系统的、整体的教学模式,助力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从专题系统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南沙区高中英语学科设计了应用文讲评系列课:
课时1: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应用文写作审题、内容拓展训练;
课时2: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文语言表达能力与评价素养训练。
二、观课堂
课时1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应用文写作审题、拓展训练
思维品质在一个学生的智能发展全过程中常常影响、制约或甚至规定着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一个学生转化、迁移、逻辑、创新能力的基础。高考应用文写作在考察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更加聚焦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即审题能力、文本构思能力、内容取舍、连贯表达、站位立意、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等。这些能力不是学生天生具有或者一蹴而就学会的,这需要教师基于真实学情、制定适切学习目标、构建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链,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学习活动。
本次广州市一测应用文写作,是要求学生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成语,锲而不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的雷静敏老师,在科学研判学情的基础上,归纳了本次写作测试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文体错误。部分学生缺乏文体意识,按照信件或发言稿格式撰写报社投稿;2.内容空洞。部分学生对“锲而不舍”的字面解释与道理阐述混在一起,内容空洞,缺乏合理拓展;3. 表达能力弱。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词不达意;4 .缺乏立意。部分学生的写作,即不能将锲而不舍的精神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也不能与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相结合,观点陈旧、缺乏新颖的立意。
针对学生存在的思维方面的问题1、2、4小点,雷静敏老师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开展了基于“问题链”驱动的前思后想学习活动:
(一)在课前,雷静敏老师让学生思考了三个问题:
1.应用文写作的审题步骤是什么?
2.应用文写作时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下一次遇上类似问题如何解决?
3.说明文有哪些类型?常见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方法?
(二)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呈现—观察—发现—归纳—应用”五个学习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首先,在呈现环节,教师展示了一测应用文试题,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试题背景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目的、写作对象、确定写作文体;接着,在观察与发现环节,雷静敏老师通过对比两个样文,指导学生根据应用文的评分标准,从结构、内容和语言三个维度对样文进行分析、探索、归纳。最后,在迁移、应用环节,教师创设新的情景和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感悟、内化、生成新的思维路径的实践机会。
(三)课后,想一想:How do you develop the theme? What is your thinking pattern? Discuss it with your group.
课时2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应用文表达能力与评价素养训练
承接课时1,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审题方法、内容拓展思路的基础上,东涌中学的颜兰娇老师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聚焦问题3——学生表达能力弱。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词不达意。针对这种现象,颜兰娇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丰富词汇、积累经典句型、迁移应用所学语言技能,改进、提升自己的习作质量,实现整体写作教学目标。本课时教学共有五个环节:
(一)Leading in
学生观看介绍“锲而不舍”成语故事的的英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文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词汇、句式,为下一步写作表达奠定基础。
(二)Analyze and discover
颜兰娇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篇优秀范文,发现优秀句式,并进行归类、提炼、总结,例如定语从句、非谓语、Not only... but also...倒装句等。随后,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统计出说明文写作过程中最常用的top3-5经典句式。
(三)Analyze and practice
高频经典句式的单句实践、应用。
(四)Creativewriting
教师创设新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在篇章中迁移、应用本节课所学语言技能的实践机会。
(五)Assessment
学生根据checkinglist,检查自己写的范文是否应用了本节课所学习的从句、非谓语及经典句型,做到以评促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三、评课与反思
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高中英语教研员陈小霞老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总结了六大亮点和四点建议。
(一) 亮点:
1.展现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将新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点拨;
2.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贯穿整体教学理念,做到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精讲高效;
3.科学研判学情,针对学生的短板设立适合的目标,实现小切口、深耕耘、练得足、学得会、让学生有满满的学习收获感和幸福感;
4.设立适切的专题整体学习目标,分课时目标有效的助力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
5.教学实施过程中落实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如学习理解层面的Analyze and Discover,应用实践层面的Analyzeand practice,迁移创新层面的Creative writing;
6.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教”的方面,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目标;在“学”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评”的方面,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立评价标准,互评、自评贯穿教学始终,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二)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1.加强评价量表的细化研究。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评价量表应要与“说”的环节相结合。考察学生是否在表达个人观点时,用到了目标词汇、句型;
2.倡导学生多使用目标语言。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个人发言环节都大量使用中文,教师没有及时鼓励学生使用本节课的目标语言;
3.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状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断给予学生积极的正能量。
4.教师下题海,学生上轻舟。全区英语教师要大量做题、选题、创编题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再一次感谢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皓曦、广州外国语学校余强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指导,感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的雷静敏老师和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的颜兰娇老师为本次活动付出的努力,感谢南沙区全体英语教师的精诚团结、全力支持、智慧分享的精神。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作则必成。祝愿广州市2022年高考再创新辉煌。
来源: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 2022-05-03 00:00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