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标 聚焦素养 求微创新
2022/4/27 9:19:49 阅读:323 发布者:
广州市初中数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 2022-04-23 11:16
2022年4月8日(周五)下午,由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研究院数学科组织的全区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海珠区教育研究院数学教研员罗晓斌老师主持,采取线上的教研模式,由各校组织数学老师通过直播观看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聚焦“中考命题”视角,李平老师作《紧扣课标 聚焦素养 求微创新——初中数学试题命制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讲座精彩,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拓宽了教师的眼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李平,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出版个人专著《探认知之理究成长之妙》 ;
参与省教材编写工作,个人撰写教学论文荣获广东省两个特等奖;
曾荣获“广州市十佳青年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被聘为广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理论导师、广州市教育科研课题指导专家。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分部分,具体如下:
一、认识研究命题的
意义与价值
立足课程标准,凸显核心素养。李平老师从近期的一次广州市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苏国东老师执教的复习专题课《全等的应用与拓展》为切入点,提出“一题一课关键在于选好题、命好题”,并结合老师的三个提问“为何选择正三角形与菱形旋转? ”、“为何选择‘BP与CE连线’作主线?” 、“为何选择‘BE与PD连线’作拓展?”,讲述了命题的三个步骤:确定图形、寻找设问及选择变式,并从命题视角剖析解题策略,最后,结合新时代、新课改与新中考,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提出中考试题应关注课程改革,注重对数学“四基”和“四能”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潜能、综合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二、探究数学试卷命题
方法和策略
科学命题,反思创新。李平老师从试卷整体结构编制和试题微观层次研制两个角度介绍了数学试卷命题方法和策略。试卷整体结构编制包含试卷整体(内容结构、能力类型、题型创新、难度比例)、考试要求分布(了解:理解:掌握应用=7:2:1)、双向细目表、测试类型,并结合八年级下期末试卷编制历程分享了试卷命制步骤及命题反思和技巧。在试卷微观层次研制中,李老师不仅分享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命题操作方法,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促进了教师的理解,尤其在解答题方面进行了全面并深入的分析,通过丰富的试题分析,提出“数与式”的考查从重算法转化为重算理、方程函数应用题从一般情境转化为鲜活有趣的真实生活情境并有“数学文化化”和“含参化”的趋势、统计概率题从重算法的程序性理解到重统计概念的概念性理解转化、几何题的命题核心先图形的“结构化”而后“隐形化”、二次函数压轴题从“数形结合”到“式形结合”等观点,李老师以中考题为背景,结合丰富的案例,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命题方法,用研究的视角剖析命题策略,用反思的眼光巧设试题变式,富有广度、深度及高度。
三、“双减”背景下命题人的
诗与远方
守正出新,开放学生思维。讲座最后,诗意的李老师从探索视角和文理视角阐释“双减”背景下的创新命题。基于探索命题视角,李老师分享了三个故事,有近三年同一考查内容但命题视角不断创新的南京卷压轴题、有小学招生试题“巴士问题”、有教师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超纲题”,从三个故事可以体会到命题视角的不断创新,问题不断开放,考查方向由程序性解决问题逐步转变为非程序性解决问题、从“如何解决问题”转变为“如何表达解决答案(即解题思路)”、从“直观表征问题”转变为“想象表征问题”,巧设问题情境、解放答案标准、开放探究空间、释放学生思维。在文理视角,李老师认为中考试卷与山水画卷殊途同归,并以2020年的广州市中考试题为例进行了分析,命一份试卷像画一幅山水画,制一道试题像创一首数形诗。正值新课标即将推出之际,李老师的分析与新课标提出的变化也是如出一辙,即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基于学生成长,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考试评价倡导用多把尺子,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所谓“见多识广”,2小时的讲座、200多页的PPT,丰富的案例及透彻的分析凸显了李老师扎实并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底蕴深厚,富有智慧,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原来命题的视角可以这么多变化,而在变化的过程中不变的是素养导向。此次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中考命题的积极探索,为全区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启发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填写了感受及启示等,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听课教师受益匪浅,更有老师提到“一如既往的好”、“李老师出品,必是精品”等,可见,从过往到如今,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精彩与启示,而这种力量更是指引着我们今后的有效教学并不断努力向前。虽然本次教研活动已结束,但是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只有通过不断的探讨、学习和反思,才能更好的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如李平老师一样,不忘教育情怀,终身学习,多研究,多交流,多探索,在追求“诗与远方”的路上携手共进。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