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专题复习注重细节

2022/4/12 11:18:56  阅读:270 发布者:chichi77

记郑中钧中学、高级中学高三调研

    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计划,39日,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员邓治国老师对增城区郑中钧中学、高级中学高三备考进行调研活动。

01

现场观课

  高级中学姚智敏老师将光电效应的实验器材带入高三复习备考的课堂,用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电效应的发生原理。

  高级中学廖桂兰老师的课《远距离输电》,分三个部分分析电压、电流与电功率的关系,然后按因果逻辑进行整体归纳。

  郑中钧中学朱碧凡老师的复习课《力学实验-纸带处理》,亮点在学生展示效果与教师点拨拓展处创新。如下图是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后的补充试题,原理一样过程却不一样,在不一样的对比里体验原理与方法。

02

两校间互相交流

    郑中钧与高级中学地理位置很近,于是上午听了高级中学课后,下午将两间学校高三教师集中在郑中钧中学交流。

 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教研心得:

  39日上午,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员邓治国来我校进行了教学调研,为我校高三物理学科复习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停下来再深入思考教学中的情况,帮助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午邓老师带领我校高三物理备课组去郑中钧学校学习交流,为我们高级中学和郑中钧中学物理科组建立深厚的友谊,相互学习,互助共赢。 

姚智敏老师教学反思:

     如伟大科学家密立根所认为,“科学是用理论和实验这两只脚前进的”,从发现现象到设计实验,再到建立理论,再实验验证,如此不断交替进行,推动科学稳步前进,这就是科学之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光电效应,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我们备课组经过集体备课达成一致意见,上课的重心放在通过还原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引导学生再次从物理学视觉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思考,从而了解光电效应现象,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学科的本质。从课堂的反应来看,虽然是复习课但实验现象仍能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都能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渴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相信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辛苦一定会换取不一样的理解。课堂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1由于实验仪器的落后,降低了实验的可观察性。2.实验过程中提问指向性不够,问题应更具体化。3.时间控制不够好,没有时间引出相应的高考题加以巩固。

 廖桂兰老师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课标的要求,从重点问题“远距离输电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原因”出发,用模拟实验和理论复习关键知识点,图文并茂,理清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知识的体系。我们着力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注意学生答题细节,极力突出教学的重点,解决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本节课还存在找不足的地方:1、在梳理远距离输电各个物理量的过程中,只是单调的罗列出各个物理量的关系,而没有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列各个物理量的关系2、在上课时,我们做完练习后再用实验验证的高压输电能减少电能的损耗,经过课后的讨论和分析,我们认为将实验放在课时的开头,让学生带着情境思考问题,并通过练习分析计算得出远距离输电采用高压输电的优点和原因。我们也可以在此处加入科技强国的教育精神。3、在课堂练习中,我们应结合现时的广东高考特点,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答题。

   在邓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高级物理高三备课组成员有幸到郑中钧学校学习,朱老师的课《力学实验专题》以纸带作为纽带,串通了研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有守恒三个实验。通过这节课,让我们收获良多,实感敬佩:1.课堂上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层层递进。2.教师精选习题,让教学事半功倍。3.学生上课专注沉稳,学习氛围浓厚。4.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讲解习题过程中由学生表达思路,老师精准点拨。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课堂上表达能力强、专注力高。

 

2.郑中钧中学教研心得:

  为了提升高考备考的实效性,有效落实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202239日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邓治国老师协同高级中学高三物理老师来郑中钧中学进行教学指导,调研活动分别由深入课堂听课、教师评课、教研员教学指导工作等活动组成。

  朱碧凡老师的《力学实验复习》,课上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梳理了力学实验题的命题规律和提分策略。

  朱老师首先进行了纸带读数和数据处理,引导学生从常规到特殊,进行生展师评,复习的知识包含常规的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和瞬时速度,和特殊直接读出位移差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复习,让学生深度理解纸带类高考题的常考点和出题方向。

  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子,重点复习了平衡摩擦力和m<<M的条件,并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如何改进可以更精确进行加速度的测量?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实验改进——利用力传感器进行测量,并为下面的创新性实验复习进行铺垫。

  在创新性实验复习中,用了弹簧秤和滑轮进行类似力传感器的改进实验,关注学生的物理能力的形成,并渗透物理实验的提分策略。

  朱碧凡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深入高考常考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考点的复习和回顾,关注学生的物理能力的形成与迁移。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参与,体现生展师评,课堂气氛活跃。听了本节课收获良多。

03

教研员教学指导

  邓老师针对两间学校的备考情况,谈了下阶段备考该注意的地方。

  (1)教学目标设计上要讲究,目标是方向也是希望。一方面是学生对分数的目标,这一位目标生的这一分该在那个部分获得;另一方面是教师对课堂内容要符合高考要求。进行目标性更强的复习。

  (2)在选题上注重题组突破,要以广东高考题特点为依据进行选题。选题要下功夫,选好题往往能事半功倍,选不好则南辕北辙,学生通过做好题来厘清逻辑比老师讲授更重要。多研究新高考方向,可以反复多研究去年高考题和八省联考题,广东的试题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设问多元多角度,实验上注重操作与原理的方法,计算题中难的部分注重讨论,注重往返运动中力的分析,注重碰撞中条件的变化,注重空间思维与模型建构,……。

  (3)在临界生辅导上多陪伴。临界生的成绩不是一天就能提高的,需要一段时间的诊断与陪伴。基于学生学情做系统设计,辅导中呈现解题思路的关键,灵活迁移,可多采用“一题多变”促进知识与方法迁移。让学生学会拆解大题,知道自己可提分的题型与捡分方法。在答题策略上,注重答题规范性,把题审好,把字写好也是增分策略。

  (4)课堂中要提高提问技巧,设问要具体化,指向性明确。基于情境围绕概念定义提问题会显得具体,有物才有问;按照学生认知逻辑思路一步步提问显得指向性好;分步骤以及行为动词的使用会让回答具有条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