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阅读教材?

2025/5/19 8:32:50  阅读:5 发布者:

没有细腻深入有见解的教材阅读,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可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理读

寻找式的读,清理式的读,整理式的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对每一篇课文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罗列整理。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每一学段的教材,也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现代文阅读:字形字音、四字词语/成语、近义/反义词组、特殊句式等。

文言文阅读:字形字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类读

连类而读,从某一点生发开去,或在本课中、或在其他课文中找到与之相同相近的内容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可以积累关键性的基础知识,可以积聚训练用的阅读材料,可以编织写作指导的训练材料,可以组合大量不同角度的语言学习材料等。

如:四字写景美词、写花美句、扩展式描写句、写作材料的梳理等。

品读

精读、深读。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深入课文探究如何好、为什么美。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品读功力,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地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阳光投向课文的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使教学能够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析读-研读-鉴赏

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

扩读

从课内文章出发,从某种角度出发,进行拓展式阅读,为课文找到扩读、比读、衬读、助读的课外美文、课文赏析材料或其他语言材料。没有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深刻了解,就难以找到与课文相匹配读的文章。可以从渲染主题、辨析比较、追寻事物联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烘托课堂教学气氛的角度进行扩读。

巧读

“自定义”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读出自己有新意的见解。在别人已经品出味道的地方再品出更有味的东西,在别人略有所悟的地方品出新意,在别人没有想到要探究的地方提出别有新意的见解。教师要想方设法将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并想方设法将提炼出的这些内容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习得。

1、对某种语言模式巧下定义,如《故宫博物院》的“分解说明”;

2、对课文的精华巧作积聚,如将《安塞腰鼓》剪辑为一篇朗读材料;

3、对阅读的角度巧作变换,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门子的“优点”分析;

4、对课文的特点巧作概括。

助读

利用中学语文书籍、专业报刊等资料,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最为活泼有效的助读资料是中学语文专业报刊。

“助读法”的操作过程:

第一,在阅读语文书籍、报刊时,作好有关课文的论文资料;第二,在需要的时候,利用这些目录索引找到有关课文的论文资料;第三,有选择地阅读论文资料,看别人是如何理解某篇课文的;第四,选择最精美、对教学最有用的材料作一些读书笔记。课文赏析、课文教例、课文背景资料、课文释疑资料、课文评析资料、课文练习资料等,都应该做笔记。

转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