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写作不仅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更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关键途径。然而,在中小学一线,我发现许多教师对教科研写作抱有严重的畏惧心理,他们往往只停留在浅层的思考层面,甚至有的人连写作的勇气都没有,或是思考了却不敢深入写作,害怕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没有想,甚至不敢想”的情况呢?一方面,这可能是源于对教科研写作的误解和恐惧。一些教师可能认为教科研写作是高深莫测的学术,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复杂的写作技巧,自己难以胜任。
另一方面,现实的教学压力和时间限制也让许多教师望而却步。他们每天忙于备课、教学、批改作业等日常工作,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写作。此外,缺乏有效的学术指导和支持也是导致教师不敢想、不敢写的重要原因。
许多教师在教科研写作方面确实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指导,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写作任务时感到茫然无措。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选题,如何构建文章的结构,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无知和不确定感,往往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怀疑,担心自己的文章会被否定或嘲笑。
这种担忧并非无的放矢。在实际指导过程中,我经常听到一些和我说:“石博士,我写的不好,你不要嘲笑。”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是他们对教科研写作的恐惧、不安和不自信。他们害怕自己的文章因为稚嫩或不够专业而被人嘲笑,害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这种心态的存在,无疑阻碍了教师们的教科研写作之路。
我经常对一线教师说,“想都是问题,写才有答案”,“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一线教师教科研写作的实践本质。唯有拿起笔,将思考化为文字,才能在思考与实践的相互交融中,逐步拨开迷雾,探寻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通过写作,教师们不仅能够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会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现象,发现教学规律,从而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教师们勇敢地迈出教科研写作的第一步,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如组织教科研写作培训、提供写作资源和平台等,帮助教师们克服畏惧心理,提升写作能力和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教科研写作:实践中的智慧火花
教科研写作是一件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理念的提炼和教育智慧的展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大到教学方法的革新,或小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处理。如果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问题往往只是问题,难以转化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动力。而一旦动笔,将思考过程、实践尝试及效果反馈记录下来,问题就变成了研究的课题,思考的火花在实践中被点燃,智慧的结晶逐渐形成。
写作促使教师深入反思教学实践,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不仅有助于个人专业知识的系统化,也为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教科研成果的发表,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增强教育创新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多元阅读:强化理论输入,输入是前提
要写出好文章,仅依靠写作本身是不够的。多元阅读是提升教科研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阅读能够拓宽一线教师的视野,使其站在更高的高度和独特的角度审视教育教学现象,深化对教育规律的理解。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可以了解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汲取理论的滋养,提高专业领域审美力,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阅读还应跨越学科界限,鼓励跨学科学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跨学科阅读有助于教师形成更全面的教育观念,为教学创新提供灵感。同时,阅读优秀的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研论文、课题研究可以学习他人如何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如何将平凡的教学日常升华为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更重要的是,阅读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教师的日常。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教育公众号,参加线上读书会,与同行交流读书心得,都能有效提升教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从“想”到”写”:行动起来,输出即成长
尽管教科研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们常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想得多,写得少”,缺乏将思考转化为文字的动力和习惯;二是“写得出,写不好”,文章结构松散,逻辑不清,难以准确表达思想;三是“写得好,难发表”,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因渠道有限而难以被广泛认可。
面对这些挑战,首先需要教师树立“写即思考,写即成长”的观念,将写作视为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写作计划,如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或者教研论文等,逐步培养写作习惯。
其次,加强写作技巧的培训,如参加教科研写作工作坊、阅读优秀的教科研文章,学习如何构建文章框架、如何精炼语言、如何运用数据支撑论点等,提升文章的质量。最后,积极寻求发表机会,利用学校平台、教育期刊、微信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扩大影响力。
最后,再强调一下,教科研写作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记住,“想都是问题,写才有答案”,找准有价值的内容,写就行了,但是,如果内容没有价值,写的再多,也是浪费时间和生命,执行力永远是专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价值永远是最核心的。
转自南粤教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