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情境能召唤学生进入具体的场景,学生专注地投入在情境的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情境传递的内容产生连结并建构新的知识。写作情境指的是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直观展示作文所蕴含的生活信息而营造的一种情感氛围。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基础写作课程中恰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活跃学生写作的思维。
海洋文化情境与海洋精神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的内涵”。可见,海洋文化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既有实践价值属性,又包含精神人文属性。海洋文化包罗万象,人类缘于海洋,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海洋是人类的生命摇篮和精神家园,海洋精神则是海洋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在人海互动中创造并形成的人的共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状态和诸多心理品质的总和。经过几千年的人海互动,海洋精神的内核逐渐形成,具体包含了开放包容、坚忍不屈、开拓探索、团结协作等精神内涵。将海洋文化及其深邃的海洋精神巧妙地融入语文微写作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还能有效践行语文核心素养中的相关要求,了解和传承海洋文化,还可以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
海洋文化精神渗透在微写作中的必要性
在微写作中融入海洋文化精神,不仅是文学与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海洋文化,凭借其独特的探索精神、开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态以及对生态的深刻意识,为人类文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海洋的浩瀚与神秘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励他们在写作中释放创意,创作出富有个性和深度的文学作品。将海洋文化精神融入微写作,不仅丰富了写作的主题,也扩展了创作的视野。海洋文化精神所蕴含的冒险、合作、包容等元素,为微写作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提升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微写作中融入海洋文化精神,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继承,也是对现代社会的积极贡献,对于推动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海洋文化情境下微写作的教学策略
微写作教学是一门“规模小、容量少、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微型写作课程。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微写作课程,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习题练习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微写作中体会海洋精神。在海洋文化情境的设定下,微写作教学策略主要可以分为选定主题、创设情境、导入情境和写出情境四个环节。
(一)选定主题,明确写作方向
选定主题是微写作教学的首要步骤,它决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重点。在海洋文化情境的背景下,主题的选择应当紧密围绕海洋文化的特色与内涵,如海洋精神体现的具体事迹。通过精心挑选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精神的深邃内涵,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在选定主题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该主题与海洋文化情境相结合,设计写作任务。这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海洋文化素养和敏锐的教学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海洋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去。
(二)创设情境,丰富写作素材
创设情境是教师依据写作要求与目标,巧妙融合海洋文化精神,设定写作场景。情境创设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通过描绘壮阔的海洋景象、讲述海洋英雄的故事,点燃学生的探索欲与表达欲;二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接触或听闻的海洋文化中汲取灵感,如海洋保护行动、海洋节庆活动等;三要精心选择并优化情境设计,刺激强度适中,避免过于遥远或浅显。同时,情境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能引发新知,又能与已有经验相融合,让学生在写作中深化对海洋文化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在基于海洋文化情境的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广泛搜集与海洋文化相关的丰富素材。这些素材包括海洋探险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冒险热情,还可以涉及海洋环境保护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师可以通过纪录片、书籍、电子书等多种渠道获取这些素材,并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形成一套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海洋文化资料,为他们的微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启发。
(三)导入情境,激发创作灵感
教师导入海洋文化精神的情境与学生沉浸其中几乎同步进行。引导学生入境,即让他们带着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投入写作,这是写作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精心设境,将学生置身于浩瀚的海洋文化氛围中,学生调动思维与认知,从中提炼文章主题与观念。随后,他们通过联想与想象,将过往感知的海洋景象、海洋故事等,通过书面语言生动重现,再次构建海洋文化情境。这样的写作过程,不仅让思维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构思更为精巧,而且语言也因海洋的波澜壮阔而更加生动。导入海洋文化情境,可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实现。
首先是通过文字材料。
观察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既可以来自书籍,也可以来源于网络。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文字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且教给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帮其筛选优质的资料,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文字资料刺激大脑产生联想来构建情境。
其次是通过视听图文。
教师提供蕴含海洋文化精神的视频、音频及图文信息,能够引领学生超越仅凭文字想象的边界。在解读蕴含海洋意象的古诗文时,结合古人描绘海洋的绘画作品,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沉浸于诗中所展现的波澜壮阔之境。此教学方式两大优势显著:一是课堂内即可完成,无需额外场地,灵活适应各校条件;二是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去探索和描绘那片既遥远又亲近的蔚蓝世界。
第三是通过教材课文。
教科书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工具,更是传承文化精神的桥梁。在传达海洋文化精神的写作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海洋主题的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勇敢、探索、自由等精神。如《老人与海》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无畏与坚韧,是海洋文化精神中勇敢与探索的象征。通过融合海洋文化精神的阅读课文与写作练习,情境教学模式得以生动展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对海洋精神的深刻体会。
第四是通过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能为学生的写作注入鲜活力量。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策划与不同写作主题相契合的实践活动。例如,为融入海洋文化精神,可组织探访海洋博物馆、参与海上航行体验或海滩环保清洁等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活动背后的意义,如海洋的壮丽与脆弱、人类对海洋的依赖与责任等,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自然融入海洋文化精神,让文字充满情感与深度,真正实现写作与心灵成长的双重收获。
还可以通过表演与游戏。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表演游戏兴趣盎然。在微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让学生扮演航海家的角色,使其深入感受海洋文化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海洋题材文章的内容主题与人物形象。组织海洋主题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激荡灵感,不仅加深对海洋文化精神的理解,还能激发写作潜能,让文字在海洋的壮阔中流淌,充满生命与活力。
(四)写出情境,搭建交流平台
在基于海洋文化情境的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写出情境”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它要求学生通过文字,将自己在海洋文化情境中的所见所感真实、生动地再现,从而深刻展现对海洋文化精神的感悟与体会。这一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挖掘内心感受,用文字捕捉海洋的韵味与魅力。同时,教师需要提供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如何细腻描绘、如何深情抒发,使他们的作品更加鲜活、感人,真正达到“写出情境”的教学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作水平,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最后,教师可以搭建微写作交流平台,将学生的杰出微写作作品编纂成作品集,并在校园内进行展览,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成就感。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每日利用黑板报这一传统媒介,轮流展示他们的微写作成果,并鼓励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微作品,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这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还能让他们在欣赏同龄人的佳作中,逐渐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拓展思维视野,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优化评价标准,以评促学
微写作中展现海洋文化精神,需优化评价标准与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深挖海洋文化内涵。首先,评价标准需紧密围绕海洋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如探索精神、自由意志、坚韧不拔等。在评价时,要注重作品是否成功融入海洋元素,是否通过文字传达出海洋文化的独特韵味。在提供微写作指导时,倡导学生深入研究海洋文化,从中汲取灵感。此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性写作,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可以尝试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展现海洋文化精神。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保持对海洋的热爱与尊重,通过文字传递出对海洋的深情厚谊。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海洋战略的日益重要,海洋文化已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深入分析与实践探讨,我们发现情境教学在微写作教学中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其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写作积极性、深化文化理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