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说说教研活动集体备课那些事儿

2024/10/23 17:30:25  阅读:159 发布者:

和组内老师研讨了一套题,对个别细节进行了推敲,各自分开审的时候,哪里都没发现问题,但坐在一起讨论碰撞的时候,突然就激发了灵感,理出了很多新思路。教学研讨,本是教学智慧与艺术的熔炉。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学校形成了境脉教研机制。谈不上成熟,古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要思考研磨,在持续深耕中为每位老师充电续航。

每所学校的教研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更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

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承载着教师智慧碰撞、教学技艺磨砺的重任。抓实教研活动,才能让集体备课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

一、集体备课:智慧交融的殿堂

集体备课,顾名思义,是集众人之智,备教学之需,乃教研之基石,是教师团队智慧的集中展现。它超越了个人思维的局限,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智慧的河流在汇聚中奔腾。

集体备课环节,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位匠人,精心雕琢每一堂课,力求将知识的精华以完美的姿态呈现给学生,如此,才能让每一口教室的每堂课都流光溢彩。

抓实集体备课,我认为需秉持“共享、共创、共进”的原则。

1.共享资源。建议每个学科组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等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减少每个年级循环的重复劳动,促进教学经验的迭代。

2.共创方案。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紧扣课标,研读教材。要把教材研究作为深耕细作的田野,挖掘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探讨教材的处理方式,对教材编排体例深刻洞察,才能对编写者意图有精准把握,深谙其意。

对教材的研究,需做到“深、广、透”。即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广泛联系生活实际,透彻理解教学要求,明晰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同时,还要关注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隐性内容,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另外,教材虽为教学之蓝本,但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本身。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热点等广泛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法的选择也应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开始,六年级教材有了全新的改变,如果还是因循守旧,固化思维,那不仅是脱离了新教材,也是背离了新课标。我们要善于挖掘新教材背后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意义,为有效实施教学提供有力支撑。这样,才能共同构建起一座知识的桥梁。

集体备课的第二步,是分工合作,共筑教案。研读教材之后,备课组应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教材单元进行分组,研究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所有老师分工合作,各展所长。研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集思广益,才能共同形成一个单元涵盖每一课时集体备课的初步方案。随后,集体讨论、完善和优化,形成既符合学生实际又充满创新的教学设计,赢在起点。

3.共进成长。集体备课不仅是备课的过程,更是教师成长的过程。通过相互学习、启发,老师们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教研活动:深化集体备课的灵魂

集体备课需要教研活动的支撑,教研活动是深化集体备课、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不断为集体备课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教法、学法研究等交流活动,让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做法。通过相互学习与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1.课例展示:实践中的磁力场

在教研活动中,课例展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们通过执教具体的课例,将集体备课的成果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实践。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课例展示不仅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技艺,更汲取了教师之间的能量智慧。也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课堂,领悟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说课评课:反思中的能量源

说课和评课是教研活动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说课是教师对自己备课和教学过程的阐述与反思,它如同一面镜子,让执教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评课则是同行之间的交流与评价,它如同一把尺子,帮助老师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与他人的差距,在今后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准确预测教学效果,使教学充满时代感和生命力。

3.精题精梳:锤炼中的磨刀石

精题精梳,是教师为学生精选习题、梳理解题思路的过程。集体备课中的精题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注重精选习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分层设计有梯度性的习题,因材施教。另外,找准指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有效途径,让训练题研讨成为磨砺技能的熔炉。

抓实教研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如此,才能在这片智慧的田野上,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

转自桃都花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