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考英语总复习教学的十做十不做

2024/10/8 14:48:09  阅读:84 发布者:

第一、阶段侧重,不搞“三轮复习”

我建议,高考英语总复习不要搞三轮、四轮复习和“题海”战术。当下正处于高三开学的阶段,此时常称为“一轮复习”,在高二学期末抢着把课程都结束,高三一开学就进入高考总复习模式,先将课本内容从头到尾再捋一遍。一轮复习算是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从现在开始到春节时分,耗时半年多,实际上就是把原来学过的课本内容再“过”“捋”一遍,用我的话讲就是“炒剩饭”,在这里面掺杂着一些考试,包括一模、二模、联考等。这种复习方式非常糟糕,非常陈旧,从一开始就进入到错误的“题海”中了,复习效果极差。因为,平日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训练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现在仅用半年时间进行“炒剩饭”式复习,肯定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解决不了中等生和差生的提升问题,也不能够使尖子生精益求精。但是目前全国各地大部分的复习模式实际上就是快速走一遍流程,把一些所谓的考点结合高考真题进行复习和训练,效果极差。因此,我建议大家抛弃三轮复习的方法,采用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长达一年时间的高考英语总复习的大框架的构建以及时间和内容的战略安排。这些在初始阶段就要做到正确,否则后面再改就来不及了。总体来说,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分为四“位”,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式,第一“位”是阶段训练,是知识的整合、巩固和提升;第二“位”是专项训练,主要是根据高考试题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第三“位”是综合训练,是对前两“位”的查漏补缺;最后一“位”是模拟训练。每一“位”都要侧重该阶段的内容,方法也不一样,总得看来还是要由教师进行教学,要以训练为主,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综合训练或搞模拟题海。阶段侧重的重点要放在双基上,因为“双基”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高考英语要求掌握的词汇量才三千多,单词的实际出现量其实只有一千五、六百左右,非常基础。虽然试题命制趋于尽可能设定语境、尽可能和生活实际动态结合起来,但是实际的考试重点还是“双基”,只要把最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掌握好,学生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

长期以来,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已经出现水平化、模式化和简单化的怪圈,当前高考英语试题有九套,水平普遍不高,命题改革是必须的,势在必行。同样,高考应试复习的模式也急需改变。实际上,几十年来高考英语总复习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全国上下普遍实行的三轮、四轮复习法,搞“题海”战术;第二种是以话题、主题为主的复习,这种方法在一些生源优质的学校也许可行,但在生源质量相对一般的学校施行效果是很差的,因为它实际上是一种硬性的复习,经常遗漏很多知识点,中低等层次的学生适应不了。至此,第一点我所强调的是高考复习战略的制定,现在修改还来得及。

第二、精讲精练,不搞“刷题题海”

在整个高考英语总复习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要做到“精讲精练”,这也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学资源和材料做不到精选、精编,复习同样是没有效果的。“精”不等于少,也不等于不讲不练,而是要坚持这个原则,因为在高考总复习期间,英语只是其中的一个学科而已,留给单科的时间实际上是很少的,即使是主要学科也应当恰到好处,要注意数量和质量,不能“多讲精练”或“精讲多练”,只应该“精讲精练”。一些学校练过火了,致力于打造所谓的“衡水中学模式”,这是错误的,是“图财害命”,并不是正确的复习思路。学生即使不上衡水中学,在其他学校能够好好学习,成绩依然不会差,衡水中学只是被神化了。提倡精讲精练,意在提醒教师注意把教学和训练都分出类别、分出阶段来,做到恰到好处地复习,避免题海战术。有人说,高考复习肯定要搞“题海”,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中,阶段、专项、综合、模拟每一“位”都有做题的训练,但这个训练并不是在大规模刷题,无意义的“题海”是完全可以通过精练来避免的。

第三、狠抓“双基”,不做“真题”

“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就是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相互依赖。把“双基”抓好,比如把词汇掌握好,就能把阅读做好,就有初步的写作能力,在高考中就足够达到一百多分,做到这点并不难。在总复习阶段要循序渐进地训练,阶段训练侧重知识,专项训练侧重技能。但要注意,如果整天刷题,那只是简单又机械的重复,没有意义,学生成绩不会有任何提升。而且目前所谓的专家和教研员存在兜售所谓past test papers的情况,把旧题说成真题,从高一、高二就开始鼓动刷题,在高三总复习期间更是如此,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已经公开讲过多次,一直在反对这种行为,这是一种抄袭,是非常错误、简单的重复。过去的高考题我们的确要研究,要知道它们的出处,知道题是怎么设计的,知道它们有什么特点,但绝对不是要刷真题或变着法去做这些所谓的“真题”。

第四、聚焦中间,不“分层淘汰”

“聚焦中间”是一种教学策略。不论什么类型的学校,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特点肯定是“两极”分化,即使在重点班也有英语不太好的学生,甚至原本比较好的成绩也会在复习过程中有所下滑。如何对待这种成绩差异?有些教师抓尖子生,有些教师抓学差生,有些教师“抓两头,带中间”,其实这些都不是妥善的做法,最应该做的是“抓中间,带两头”。一个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其实都属于中等生,也就是分数区间大致在七、八十分到一百来分的学生,要聚焦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用他们的进步来促进尖子生、带动学差生。现在许多高中推崇分层教学,不仅在总复习期间运用,而且大多数从高一开始就划分好了,这样分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也把教师分了三六九等,而且侵犯了学生的平等教育权。如果能做到抓中间,让中间带两头,这样做下去教学效果会非常好。

第五、依纲靠本,不“拔苗助长”

高考英语总复习一定要依据课标,靠近课本。虽然在日后进行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中第二、三、四“位”,也就是专项、综合、模拟训练的时候要逐步跳出这个层面,更上一个层次,但是,复习初始或是在高考英语总复习的大半个过程中,还是应聚焦于做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不追求一步到位,一开始就不搞综合模拟题海战术,必须循序渐进,否则就是拔苗助长。部分学校从高考总复习一开始就进行一模、二模这种综合模拟测试,其本质就是拔苗助长,复习效果非常差。

第六、加速度,不“无效重复”

高考和中考,这类考试的本身就是复习。复习就是学习的重复,如何做到更加高效?首先我们已知,单纯的“炒剩饭”式复习是低效的。高考总复习实际上是在此期间把零碎的知识整合、总结归纳并查漏补缺,除此之外,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也需要回忆起来并做到更新和提升,整体更上一个台阶,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加速度”。英语总复习节奏、内容、阶段之间的衔接要保持顺畅自然,因为总复习和平时的教学复习训练不一样,其中还包含内容、质量和速度的训练,如何加速度是教师在高考英语总复习中每个阶段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七、培养学能,不“被动学习”

由于高考总复习时限太漫长,不像中考总复习通常只有不到半年时间,很多教师在这暗无天日的复习期间开始使用“题海”战术,向衡水中学看齐,用大量做题占用教学时间。如何突破这种僵局?在复习期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学习,做到active learning。那么,什么叫学能?英语为Aptitude,汉语为外语学能,即FLAFForeignLLanguageAAptitude,这是最近全世界学界范围内非常火的概念。学能包含四个要素,第一个是解码能力(decoding ability),也就是说要能够记住单词的拼写;第二个是语法敏感性(grammatical sensitivity),要懂得英语的语法,会语篇分析、句子分析。其实语法的范畴很大,包括词法、句法和惯用法等,语法是语言的规则,一定要掌握好;第三个是归纳能力(inductive ability),任何复习都是在系统地归纳、总结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归纳能力就抓不到重点和考点,复习教学和训练的效果非常不好;第四个是记忆能力(rote-learning ability),就是知识能够被背下来,要能记住、输入、储存才能够提取、加工并输出,因此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并不反对死记硬背(即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死记硬背也不被认为是贬义词。高考英语总复习阶段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学能,高考“学霸”往往都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策略,他们的学能都非常好,学生在这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

第八、开发资源,不“拿来主义”

关于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和开发,目前各个学校在高三总复习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极大。众所周知,诸如事先订购一些教辅、套题、“五三”等辅导书,实际上这些书都是配合三轮复习搞“题海”用的,甚至有些套题都是“题贩子”拼凑的,错误连篇,漏洞百出,质量极差,非常垃圾,但学生仍然在一套套地做。这类现象实际上都属于教育腐败、教辅腐败,大概率将成为国家教育整顿的下一个对象,成为“三减”或“四减”的内容。教材和教辅资料都属于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有的学校组织教师自己编写,其实就是互相之间胡乱抄袭;很多学校组织统考和联考,今天你坐庄出题,明天我坐庄出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考这些抄来抄去的东西,资源可谓非常糟糕,既陈旧又落后。那么该怎么办?这不仅是教研员和专家需要着手改革、出版社和机构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教师们自己也要有所选择和整合,要具有一定的编辑能力,把现有的优质资源提取出来,使用优质资源来教授学生、训练学生,这一环节只能通过教师自己来控制并判断。现在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是被这些烂资料、坏教辅控制了,甚至这其中还有经济方面的问题,存在吃回扣、赚取利益等腐败现象,所以教师们要把握好自己选择教辅的权利。另外,教材和教辅资源需要进一步开发,特别是英语学科,英语平时教学的内容需要原汁原味,需要不断更新,但这些材料不能直接生搬硬套,需要教师进行二次加工,精选精编,这样才能达成精讲精练。

第九、提供动力,不“得罪学生”

高考总复习时间虽长达一年左右,但学生们面对的不是仅仅英语这一门学科,还有其他至少五门学科,单科在高考总复习教学阶段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英语教师是班主任,英语所占用的时间也不能太多,复习内容必须遵循优选法。如果英语学科因为搞“题海”而占了大部分时间,其实学生们心里都是有数的,我本人也做过十多年的一线英语教师,我能感受到,谁搞“题海”,谁就得罪了学生。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不仅要把教学教好,把材料选好,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动力,提供支持。在世界范围内有学者做过研究,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使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同样的教材,同一个教师教,唯独某些学生就学得那么好?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语言学习优秀的学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学能,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有动力。动力多半是由教师提供的,当然也有家庭因素,但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和教师。教学考试和辅导本身都是对学生的促动,但如果总是用“题海”和分数给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反而会变成很打击、很得罪学生的事情,如果失去了这种提供给学生的外部动力,学生也就没有了内在动力,也就是没有了兴趣,甚至恨教师、恨英语。优秀的学生本身的智力和情商都不会太差,在此之上一定要培养学能,再就是必须要有学习动力,只要有动力,在英语学科上就会下更多的功夫,综合来看,就一定能学好英语。

第十、处好关系,不“单打独斗”

中国社会实际上有点“关系社会”,高三教师想在总复习后获得好成绩的话,“中国式关系”是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据我所知,英语学科在关系方面存在问题比较多,因为这一学科讲授的是属于外国的东西,看起来比较时髦、特殊。如今,英语学科正在遭受着质疑和炮轰,全国上下都在喊着把英语踢出高考,要降低英语学科在大、中、小学的地位,甚至取消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取消考试或降分处理。看到英语学科这种一直处于受到非难、被人攻击施暴的处境,我们作为英语工作者需要思考: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首先,英语考试存在大量的、比其他学科更多的选择题,所以英语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容易刷题、搞“题海”;然而英语教师还都非常敬业,起早贪黑地抢时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领导、家长和学生都不买账。此外,除了这类不太妥善的刷题训练,还存在一些关系方面的问题。关系本身就是教学资源,就是要和校长、教务处、其他各科教师、班主任等都要处好关系,和学生也要处好关系。其实,不仅仅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平时教学也是如此,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学生不认可教师、不重视英语、不买账的话,光靠英语教师单打独斗,即使累到吐血,成绩也依然上不去。英语教师在关系方面经常会出现问题,各位存在瓶颈的教师也可从关系方面入手,进行反思和调整。

转自英语外语教学与评价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