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个提问引发的课堂反思

2024/8/22 10:06:06  阅读:61 发布者:

今天听了一节课,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提问了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答案很明显就在书上,但是一连提问了两个同学,都是低着头,什么都回答不出来。直到第三个同学回答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当老师的不难代入:书上的内容已提前要求同学们预习过,正式讲课前也齐读了一遍,况且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只要认真听讲,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结果两个同学什么都讲不出来,老师的情绪自然会受到影响。结果大家也能够预料,这位老师批评了两位同学,说这个问题回答不出,其实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两位同学一声不吭,把头垂的更低了。

随后老师将这个知识点解释了一遍,开始做板书。

到这里,其实只是一个课堂实现,没有引起我太多的感触。直到接下来,坐在最后一排的我发现,所有的同学都开始抬起头,认真地听讲、做笔记。只有这两个同学低着头。

没错,刚才那两个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全程是低着头,不敢直视老师。明明是他们最需要听这个知识点,但偏偏是他们没有对这个知识点进行理解,没有从刚才挨批评的氛围中走出来。

这几分钟,让我有了很多启发。

负责任的老师为了督促孩子们认真听讲,肯定免不了要对学生进行鞭策的。对于学生走神儿、遇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而不去面对、荒废学业,教师却不管不顾,不产生任何情绪的波动,这是一种师德不高的表现。但是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怎样能让对方听得进去,并且激励他们产生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奋发进取呢?

方法可能有很多,我想从这节课我感知到的一个词——“情绪”出发,谈谈我个人工作中的一点感受。

做好情绪管理,非常重要。从职业化的角度思考,教师不应,或者说任何职业都不应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自己的客户(服务对象)。在课堂上,教师的客户就是学生。

不把负面情绪带入课堂是第一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情绪,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则是第二步。在这两个男生低头的时间里,实际上他们是困在了低落的情绪里。也许有的同学很快就能转变,也许这两个男生下课立马生龙活虎。确实,需要分人。如果教师发现,学生需要我们来调动情绪时,我们要通过言语、鼓励性的肢体语言来帮助他们迅速回到学习中。

毕竟,我们的课堂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所有的努力都应服务于教学。

在点名回答问题的这个时间里,教师容易忽略的是整个班级的氛围。教师的情绪,就像一种磁场,会影响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神态,语言,语调,传递着我们这堂课的情绪,影响着一堂课是否吸引人,是否让学生紧张而不厌烦,让学生感到充实,专注地思考。

事实上,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很多时候学生对老师低下头,并非因为他们尊重、信服、认可一位老师的观点,而是因为他们对于教师这个权威身份的习惯性服从和对惩罚的惧怕。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成年人,同样也是讲课、传授知识,也许我们会做更充分的备课,会考虑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能理解的案例,会考虑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互动。因为我们都知道,成年人可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也许有人会把以上这段话,理解为自我贬低,并非如此。尊师重教,是没有问题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考虑,包括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方法:

在面对学生时,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重自己的身体,也是为了呵护另一个心灵。尽量多用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对方,尽量少把负面的情绪发泄给对方。

有的时候我们要客观一点,该调整的是孩子还是大人。这件事情,孩子能否有和大人一样的认知?

在学习这条路上,孩子们自然是学习的主体。

在师生关系互动这条路上,我们走过了他们没有走过的路,有着比他们更多的阅历,老师们则要更主动些、付出更多一些。

自小学数学名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