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引导学生探索学科规律,形成单元大概念的趋势与目标

2024/8/20 16:28:16  阅读:63 发布者: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引导学生探索学科规律,形成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单元大概念的趋势和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大概念设计:打通知识到素养的通道

一、什么是单元大概念?

单元大概念,也称为核心概念或大观念,是指学科领域中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包容性的概念。它能够将一系列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该学科的整体认知和理解。在教育实践中,单元大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 抽象性:单元大概念是对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它超越了具体的实例和技能,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

2. 综合性:单元大概念能够将学科内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迁移性:单元大概念有助于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迁移。

21世界必备能力:真实生活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机遇

二、为何要强调形成单元大概念?

1. 适应未来社会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形成单元大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单元大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创新精神:在形成单元大概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创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三、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单元大概念?

1. 深入挖掘教材: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单元大概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2.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 鼓励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对单元大概念的深刻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带着问题学习

4. 强化实践应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加深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验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单元大概念。

5. 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低级思维到高阶思维

四、实施单元大概念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1. 教师专业素养:实施单元大概念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 学生个性化需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育评价机制: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实施单元大概念教学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评价。

高阶思维的界定

五、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学科规律,形成单元大概念的趋势和目标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境、鼓励探究式学习、强化实践应用以及及时反馈与调整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单元大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实施单元大概念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自教学评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