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引领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4/1/29 15:40:02  阅读:227 发布者:

作者信息

陈良彬/重庆市垫江第一中学校;

向运红/重庆市垫江第一中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培根铸魂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定要发挥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

一是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培养生活化的思维。新课改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学生才会有更真实的感受,才能使课堂教学有血有肉。作为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建立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关联与衔接,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消化和转化,从而加深理解。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唤醒、强化学生的国家、民族、人民及自我的认同意识,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激发合作探究兴趣。有意义且有效果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身处教师创设的情景,学生会更加自觉地在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中获取知识。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实效性教学情境,设置探究型问题,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学业水平考试时,也需要依据所创设的情境体现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在情境辩论中解决困难与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是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提升综合核心素养。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教师精选优质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如音像资料、图片、数字化资源,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等资源。

四是课堂体现“教学合一”,智慧唤醒自主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是基于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教材的呈现要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自主探究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应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把教材内容吃透,合理使用教材,做到教师教的法子应该是满足学生学的法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