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言语思维教学】徐德湖 l 彰显语体规律,发展言语思维 ——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教学为例

2024/1/29 14:53:15  阅读:87 发布者:

徐德湖,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正高级职称专家评委,苏州市、昆山市两级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著有《语用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做讲座100多场次;近几年主持江苏省教育规划研究结题2项,获苏州市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主持苏州、昆山两级初中语文工作室,把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积极运用语用学、语境学、语篇学、语体学、修辞学等学科理论,深入研究语文教材,力求透过显性的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言语规律,发掘文本的思维路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习得和学得言语思维的方法、过程、规律和原理,不断丰富内部语言,优化言语图式,发展隐性的言语思维,努力实现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一体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彰显语体规律,发展言语思维

——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教学为例

语体是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需要,在语言表达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积淀。“这种形式上的积淀逐步体系化和相对封闭化的结果,就产生了语体” [1]语体有不同角度的分类,如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分为口语语体与书卷语体、逻辑语体与形象语体、学术语体与事务语体、典雅语体与通俗语体。语体构成的语言要素,“在语体系统中,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式和某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来体现的。”[2]不同的语体其构成的语言要素有不同的特点,如形象语体多用描述性的带感情的词汇,多用拟声词来加强感染力,隐含意义丰富;而逻辑语体概括性词语多,语义明确,限定严格,内含逻辑推导过程。这种言语表达上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就是语体规律。

语体规律中蕴含了语用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因为“交际目的决定说写者思维类型的选取,思维类型又决定有不同特点和功能的表达手段的选取。”[3]所以不同语体中不同语言手段的运用,是由不同思维类型决定的,如形象语体主要由形象思维决定。形象思维内容的表达,需要更多地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手段。

这种言语和思维的融合即是言语思维。它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其功能是通过思维寻找合适的词语,把内隐的思想外显为可以阅读的一定语境中的言语形式。所以叶圣陶先生说:“思维活动绝不是空无依傍的,必须依傍语言材料才能想”,“思维活动的固定形式,也就是写在纸面上的语言—文字。” [4]思维依傍语言,语言固定思维。因而“语言和思想又是二而一的东西,所以文字该和语言思想一贯训练。”[5]可见,语体规律中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其本质就是言语思维的规律和方法。“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借助显性的语言规律与言语结果,培养与发展学生隐性的言语思维。”[6]因而,阅读教学中需要彰显语体规律,引导学生领悟、运用和内化语体规律蕴含的言语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

当然,语体还具有渗透和交融现象。一个特定的文本的语用,既具有大部分语体运用的通用语言成分,又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而且也只能体现某种语体局部的共性规律,因而需要做具体分析。《悼念玛丽·居里》是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19351123日,爱因斯坦专程来到纽约的罗里奇博物馆,以惺惺相惜的同行、友人的身份,面对参加悼念会的知识分子发表演讲,目的是表达悼念之情,宣扬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呼吁欧洲知识分子继承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

本文可以看作逻辑语体,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形成了总分总的逻辑结构。作者独辟蹊径,主要悼念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先通过比较分析,概括提出观点: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方面对于历史和时代的进程意义重大。再从人格、品德、热忱及其力量四个方面,概括性评价居里夫人道德品质,证明观点。最后指出其现实意义。但作为悼词这种事务语体,文章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分析与论证。它体现出来的语言要素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运用了很多对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恰如其分的评价的语句,这些语句都是基于居里夫人事迹的高度概括,是概括性思维的反映;二是运用了很多褒义词,这些词语是文本概括性思维的核心内容;三是运用了一些简短语句,还有一些句式,如“即使……也”“……哪怕……”等,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本文充分彰显这样的语体规律,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逻辑思路,结合一定背景材料,品析这些词句,还原作者言语思维的过程和内容,体会这些语言要素的语境效果,学习文本语用规律,吸收、内化其中的言语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

笔者教学实践中,课前要求了解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课堂教学重点是:理解概括性的评价语句(包括其中一些句式)和褒义词的表达作用,领悟概括思维方法,并在言语实践中迁移运用。主要由四个板块组成:

一、分析段落结构,带入言语逻辑思路

具体活动:将课文分为三部分,并请说说划分的理由。

第一部分:第1段,写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更有意义,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3段,评价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证明观点。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道德品质的现实意义,呼吁人们学习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通过分析和说明文章的段落结构,将学生带入作者的逻辑思路,感受文章的逻辑思维,这就为发现文章的逻辑语体规律,感受和领悟文章概括性言语思维的方法建立了基础。

二、发现语体规律,感受言语思维方法

具体活动:画出文中评价居里夫人的语句,标出句中关键词,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发现语体规律,感受言语思维方法。

1.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圈画批注:

①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崇高”“第一流”,突出了居里夫人对时代和历史进程做出的重大贡献;“即使……也”,强调了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远超过”,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

②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伟大”,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格;“坚强”“意志的纯洁”“律己之严”“客观”“公正不阿的判断”,强调了居里夫人有着多方面的优秀人格,排比式短句的运用便于宣泄积郁的思想感情,增强感染力;“这一切”“难得”“一个人”,表达了居里夫人人格的难能可贵,饱含钦佩之情。

③他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任何时候”“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任何余地”,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的谦虚精神,强调了她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优秀品质。

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少见的”, 强调了居里夫人极端的严肃性,表现了她对科学事业的专注、执着。

⑤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一旦……就……”“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了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⑥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最伟大”突出了她对人类贡献的伟大;“不仅……而且……”,“难以想象”“极端困难”“罕见的”突出了居里夫人极端的热忱、顽强和巨大的品德力量。

⑦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 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哪怕……就”“一小部分”“光明的未来”表达了居里夫人品德力量对欧洲未来的重大意义。

3.回顾品析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崇高第一流  还要大  远超过  坚强  意志的纯洁 律己之严  客观 公正不阿   所有这一切  难得地集中  严肃  顽强  最伟大  极端的谦虚  毫不妥协  极端顽强  坚持走下去  罕见的  热忱和顽强  光明

这些词语都是评价居里夫人的关键性词语,有很多褒义词;作者选用大量褒义词,是为了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地赞扬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表达悼念之情,增强感染力量。

 

三、比较表达方式,领悟言语思维方法

具体活动:请根据你对居里夫人的了解,举例印证作者对居里夫人的评价。然后,比较叙述事实与概括评价这两种表达方式的语用效果,领悟概括评价的语体规律和言语思维方法。

1.举例印证,如:

①居里夫人的“极端困难”:

居里夫人和丈夫为了提取出“镭”,借用一间简陋的木板房,用大量的沥青铀矿的残渣做实验。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技师、工人、苦力。居里夫人个子矮小,每次就站在凳子上,用大棍子在盛矿渣的大桶里搅拌好几个小时,有时候是一整天,还要忍受着刺激性很强的几乎使人窒息的蒸汽。到晚上累得都站不住了。

②居里夫的“热忱和顽强”:

居里夫妇潜心研究了四年,可是把镭分析出来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常年不卫生的工作环境又使皮埃尔·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症,居里夫人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她每天白天进行实验研究,到晚上照料孩子,之后又要开始他们的论文写作,有时整年的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度过。

③居里夫人的“律己之严”:

居里夫妇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皮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④居里夫人“意志的纯洁”:

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居里夫人认为“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说“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体人民,任何人不能拿它来发财致富。”

⑤居里夫人“极端的谦虚”:

一次,居里夫人的朋友来她家里做客,看见她的女儿正摆弄着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她的朋友极为惊讶并询问原因,居里夫人笑着回答:“我只是想让我的女儿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2.为什么作者不在悼词中讲述这些事迹呢?

首先,作者主要想充分肯定和赞扬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采用基于事实的概括性评价方式,更能直接地、集中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更庄重、严肃;其次,演讲也会受到时间限制,采用概括性评价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再其次,参加悼念会的都是知识分子,课文的表达更适合听众。最后,居里夫人分别于1903年、1911两次获得若贝尔奖,1934年才去世,作者的演说是在1935年,上述事迹应该早已为人所知,所以没有必要讲述。

四、运用语体规律,迁移言语思维能力

具体活动:我们很多同学可能也经历过亲人或亲戚、朋友的不幸去世,这些人身上都有值得悼念的地方。设想你要在死者的葬礼上做一个简短演说,请写一篇短文,用概括性语句,并选用合适的褒义词,简要评价死者的事迹,表达庄重的悼念之情。

1.学生习作例文:

悼念奶奶

奶奶是一位普通劳动人民,我要以悼念崇高人物的神圣心情来悼念她。作为奶奶的亲孙女以及知心朋友,我以沉痛心情向奶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

我与奶奶有着十四年真挚而无法割舍的亲情。我对奶奶的品德感到无比钦佩,并从中受益匪浅。她的勤劳,她的善良,她的善解人意,她的极端坚强,她的对生活极端的热爱,这一切无不让我感动流泪。她对家里每一个人,对亲戚,对朋友的爱心,都是十分真挚的,她对我的爱甚至到了十分护短的程度。她的爱是极端仁慈的,毫无自私之心的。她淳朴的性格,纯洁的心地,总是使她具有爽朗而和善的外表,很容易让身边的人喜欢上她,这是一种神奇的魅力。

奶奶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冬天,还送给我一件珍贵的礼物,那是一双手织的粉红棉鞋。这总让我回忆起她因宠爱我而为我做的所有的事情,让我总是感到她温暖到心灵深处的温柔。她的爱的光辉,已经指引我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并将不断给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2.师生共同评点:

习作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评价语句,评价奶奶的品德,如“她对家里每一个人,对亲戚,对朋友的爱心,是十分真挚的,她对我的爱甚至到了十分护短的程度”,“她的爱是极端的仁慈,而毫无自私之心的”。这使短小的文章能够包含丰富的内容。习作还选用了大量的褒义词,如“勤劳”“善良”“善解人意”“真挚”“仁慈”“淳朴”“纯洁”“爽朗”“珍贵”“温暖”“温柔”等,评价奶奶性格和人格,既增强了语言的概括性,也充分表达出了对奶奶的敬意和悼念之情。

“语体是语用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准确把握语体的规律,理解语体的语用意义,按言语规律开展言语活动,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7]根据语体规律展开言语活动,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领悟和运用语体蕴含的思维方法和语用规律。“语体教学的目的,简捷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语言手段使言语更适合语境的能力。”[8]这种能力的训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斟酌语言,选择语言,使表达得体,促进言语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袁晖、李熙宗主编.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7.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98.

[4][5]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7267377.

[6]张秋玲.语文课程核心价值审辨[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081.

[7][8]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01,405.

转自:“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