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审题指导||他人评价与自我认识

2024/1/29 14:30:52  阅读:75 发布者:

他人评价与自我认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材料一: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村民们对哪吒的偏见让哪吒也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坏小孩”。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镜中我”效应,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

材料二:近日,东方甄选董宇辉“小作文”风波在互联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事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网上的巨量声音,他选择不争辩,只坚信“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悟与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人评价与自我认识”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这道题的审题几乎没有难度。引导语中明确了作文的核心话题“他人评价与自我认识”。两则材料基本上是对话题的举例。

材料一中,他人评价对自我认识产生了影响,“偏见”——“坏小孩”。材料二中,他人评价没有对自我认识产生影响,“炒得沸沸扬扬”——坚信“此心光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认识:他人评价可以影响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也可以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但这个认识不能作为文章的立意,学生需要继续思考,他人评价为什么能影响自我认识,或者一个人怎样就能做到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对这样的问题的回答才能成为文章立意。

这就涉及到对材料个例的分析能力了。最基本的分析要从材料事例的主体出发。材料一的主体是哪吒,是个小孩,未成年人;材料二的主体是董宇辉,是商业人士,是成年人。未成年人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因而对自我的认识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一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人生目标,对自我的认识就不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学生从这个角度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

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比如,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他人评价。材料一的哪吒接受他人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变成了自己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又会影响着哪吒的成长和行为;材料二董宇辉拒绝接受别人的评价,尽量避免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坚持原有的自我认识。由此我们思考,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坚信自己,不受他人评价——尤其是不利于个人成长的评价的影响呢;或者,一人接受与否他人评价,有什么依据呢。这样的思考可以作为文章的立意。

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是如何形成的呢,他人评价对人的自我认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材料一是人们的偏见对哪吒自我认识的影响,那有没有人们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情况呢?应该有。这样的评价会对人的自我认识产生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呢?同样的道理,材料二是拒绝接受他人评价,那么,有没有可以合理接受他人评价的情况呢?显然是有的,那么,一个人该如何判断他人评价对自我认识的积极影响呢?再回到起点,未成年的哪吒将他人评价变成了自己的个人认识,那么,哪吒之前就没有自我认识吗?似乎没有,他的自我认识是一片空白,这种时候他人评价对他自我认识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而董宇辉显然不同,他早已有了自己的自我认识,所以在沸沸扬扬的舆论面前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坚信“此心光明”。一个人自我认识的建立肯定离不开他人评价,那么对青少年来说,如何参照他人评价建立自己的自我认识,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以上的思考过程显然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文章立意不至于平淡无奇。我们说文章以立意取胜,新颖而深刻的立意是作文得高分的基本条件。在平时的写作中,有能力的学生还是可以做一番尝试的。

如果做不到,那也必须明白,就本题而言,对二元思辨的话题的关系的认识,不能做为文章的观点去论证,因为那是常识,常识不需要论证。很多学生就容易在这上面犯错误,将常识当观点,以致论述平庸,得分不高。比如对他人评价和自我认识的关系的认识,可以有以下几条:

他人评价会主导(影响)自我认识;

他人评价不会影响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他人评价的反映;

(继续延伸)

他人错误的评价会误导自我认识的形成;

他人积极的评价会引导自我认识的形成;

自我认识形成之前,他人评价很容易被接受;

自我认识形成之后,他人评价很容易被拒绝;

自我认识的形成离不开他人评价;

自我认识的形成要参照他人评价;

……

当然,学生这样写也不会偏题,但很难做到深刻新颖。我们思考关系(常识)背后的原因、本质以及我们对关系(常识)的态度、借鉴才会让文章走向深刻。

转自:“语文习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