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科融合 润心育人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初探

2024/1/29 8:56:44  阅读:207 发布者: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学科融合

润心育人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初探

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亮点。劳动课程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课程后,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依托劳动实践基地“生生农场”,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探究,探究学科融合沉浸式体验,聚焦学生的探究素养,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生生农场”是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100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就利用“生生农场”,师生一起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努力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开学至今,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洪鸣校长多次莅临我校指导,邹文珍校长、王瑛副校长、居法元副书记、教科室沈华明主任及部分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组教师参加了每一次的学科融合研究活动。一学期来,在张校长的引领下,老师们努力实践探索,在摸索中前行。

2024118日,研究小组的成员又聚在一起,交流汇报一学期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果。此次活动旨在展示本学期我校学科融合教育教学的成果,总结经验,为未来的跨学科研究发展提供思路。各学科教师在经过数月的实践与思考后,将成果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

数学学科

01

孙婷莉老师

“生生农场”是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在农民及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不同作物,孙老师以“农场测量”为切入点,借助学校“生生农场”中不同的地块指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对地块的周长和面积进行测量,让学生自己探究测量所需要的工具,自己动手操作,收集测量数据,体会统一“度量衡”在测量过程中的重要性,最终用统一的单位对农场的地块进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02

陈菲菲老师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陈老师从课程上链接劳动、科学、美术、数学等多个学科,利用学校“生生农场”的植物——黄豆,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安排,开展劳动教育,回归真实有效的劳动情境,让学生在劳动中增长知识,促进劳动教育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英语学科

01

钱子晴老师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劳动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尤其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钱老师以种植红薯为例,探讨小学英语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劳动融合英语课程可以通过种植红薯等劳动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英语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促进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02

华天宇老师

为什么要开展英语与农场实践融合活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孩子们喜欢与动物亲近,他们都很喜欢动物。本次项目化学习以Animals on the Farm!(农场上的动物)”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近动物、亲近自然,在与动物的接触中体悟生活。在2022版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科的育人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我们弘扬传统美德,整个社会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Animals on the Farm”这一主题学生多从知识方面进行理解,对于怎样爱护动物、和谐相处、团结互助,思考较少。通过绘制美丽动物农场、小讲解员视频讲解展示活动,帮学生形成爱护动物、互帮互助的思想观念。

科学学科

01

艾祥盛老师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现代教育推崇的教学模式。叶圣陶教育思想中的“教是为了不教”根本在于使受教育的每个人都具有自我教育精神和能力,始终注重“以人为本”。这一观点与PBL项目式教学的宗旨不谋而合,开展项目式教学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本次学科融合活动,我以生生农场为载体开展了樱桃萝卜种植活动的教学,重点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锻炼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02

支捷老师

“生生农场”作为独特的教育资源,为科学和劳动等课程的教育融合提供了天然的平台。本学期,支老师以生生社团学生为对象,“生生农场”和未来教室为活动空间,开设了融合课程。主要活动包括樱桃萝卜种植、植物图鉴研究、小神农辨百草、植物学小讲堂、日常管理维护劳动这五个部分。课程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探究“生生农场”内真实情境下发生的问题,渗透自主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们对农业和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美术学科

01

黄梦冉老师

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本次课程融合活动以学校“生生农场”为活动载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学生熟悉的“生生农场”种下樱桃萝卜,再从美术的视角,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劳动元素和科学知识多个层面开展美育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自己观察到的萝卜成长情况,从而培养他们具有美的品德、美的技艺、美的眼光。

02

杨迎哲老师

杨老师的项目名为“生生农场,奇妙动物大探秘”。通过艺术和科学视角加深对动物世界的理解。第一阶段劳动课的实施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对生物学的兴趣。第二阶段以美术与科学融合教学为主,旨在提升学生美术创造力和科学理解力。通过创作参观券和动物姓名牌等实践活动,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化了对动物及自然的认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劳动的本质是躬亲实践,劳可以育德,劳可以增智,劳可以健体,劳可以鉴美。将劳动塑行与文化养心相融合,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下,真正将“劳动育人”理念通过学生的成长得以落实,把劳动教育打造成每一个学生参与的大课堂。

转自:“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