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乐海泛舟 教研扬帆——2023学年第一学期增城区高中音乐学科集体备课现场教学比赛第二专场活动

2024/1/22 17:01:25  阅读:97 发布者:

乐海泛舟  教研扬帆

——2023学年第一学期增城区高中音乐学科集体备课现场教学比赛第二专场活动

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1222日下午,由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荔城中学承办的“2023学年第一学期增城区高中音乐学科集体备课现场教学比赛第二专场活动”在荔城中学成功举行,活动以音乐学科为载体,通过多元化的教研形式,让教师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学习交流。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学比赛、教师讲座、活动总结。由荔城中学音乐科组长郭美娣老师担任主持。

增城区荔城中学 郭美娣老师

教学比赛

第一备课团队:张丽萍、郭美娣、黎春霞、温翠娴、魏艳

说课:黎春霞

上课:张丽萍

评课:温翠娴

说课环节:

黎春霞老师对音乐鉴赏中《影视音乐》进行说课。先从教学目标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进行阐述,明确学生在鉴赏两种不同类型的影视音乐和了解两种音画关系的同时,能进一步感受音乐与影像相结合的独特艺术魅力。教学过程通过对导入、展开、拓展、结束各部分的阐述,明细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用音乐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增城区荔城中学 黎春霞老师

上课环节:

张丽萍老师的课例展示——《影视音乐》

张老师在课堂导入方面采用听辨形式,让同学们迅速产生兴趣及共鸣,为课程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欣赏音乐片段时,通过问题导向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视音乐对影视作品所起的作用。在片头音乐作品的欣赏中,张老师通过讲故事介绍电影,吸引学生关注本节课内容。通过场景音乐结合影片欣赏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演奏、讨论,分析、探究音乐的功能与特点,以及音乐与画面的配置关系。用中国声音讲述着中国的故事,展现我们民族之美。在课堂的最后,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影视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评课环节:

增城区高级中学 温翠娴老师

温老师分别从课程环节设计、教学过程以及目标达成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效果,尤其赞赏教师结合图示、模唱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师生间的互动均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最后建议在课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验影视音乐的魅力,同时选取一些有歌唱的经典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影视音乐在作品中的作用。总的老师说,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课程预设的目标。

第二备课团队:吴春笋、张薇、张宇艺、莫漫、湛玉宜

说课:莫漫

上课:吴春笋

评课:张薇

说课环节:

增城区仙村中学  莫漫老师

第二备课团队首先是由莫漫老师进行,对花城版音乐鉴赏中《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进行说课。莫老师从说学情、说教材、说目标、说过程四个部分进行展开。在学情方面,虽然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具备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但由于是异地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难度。本节课将通过听赏、模唱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山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能准确地分辨劳动山歌和爱情山歌的山歌类型,感受汉族民歌的情感,体会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传承山歌文化。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希望通过聆听、哼唱、对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信而有表现力地演唱《槐花几时开》,领略汉族人民热爱祖国、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喜欢山歌,弘扬民族音乐的热情。

上课环节

吴春笋老师课例展示——《锦绣山河,魅力山歌》

    吴老师将中国民歌中的“山歌”鉴赏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高中生认知的学习任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山歌”的特点。其次,吴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解读(品鉴)、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对作品进行“艺术表现”,注重学生艺术实践的体验,引导学生大胆品味、学习四川方言,鼓励学生用丰富的情感,运用心灵与肢体的交融表达对《槐花几时开》的理解。最后,吴老师充分挖掘“山歌”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展探究部分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民歌、中国文化的理解,其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得本堂课既妙趣横生又具有文化深度。

评课环节:

增城区第一中学  张薇老师

张薇老师首先肯定了本节课立足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选材上,关注传统文化,突出民族自信;在教学设计上,关注音乐本体,突显核心素养;在教师素养上,关注教学积累,强化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艺术实践的体验,引导学生大胆品味、学习四川方言,鼓励学生用丰富的情感,运用心灵与肢体的交融表达对《槐花几时开》的理解。同时,吴老师充分挖掘“山歌”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展探究部分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民歌、中国文化的理解,其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得本堂课既妙趣横生又具有文化深度。最后也提出对于教学过程的建议,希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通过知识的积累建立学生对于各种知识点的概念,先感受、后概念。

教师讲座

一、郑伊琪——《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师生互动策略》

    郑老师分别从四个角度详细展开。首先,以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鉴赏教学活动的优势为切入点,逐层递进到教师应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展开鉴赏教学活动,提出要不断将建立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完善;其次,从教学方式抽象刻板、缺乏情感体验交流等三个大方面列举出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并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了部分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师生互动策略,如创设互动场景、提高学生主动性,有效设计问题、提高互动效率等;最后,在总结中提出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当前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增城区高级中学  郑伊琪老师

二、陈雪丽——《新课标下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策略与实施》

    陈老师对一线的音乐教师结合新课标对舞蹈模块教学上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具体从选题背景、课程内容、教材分析、课程实施四个方面来阐述,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作为案例,给老师们分享了宝贵的意见,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最后提到,舞蹈模块的开展除了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审美体验外,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并发掘学生的舞蹈能力。

增城区仙村中学 陈雪丽老师

活动总结

林婷婷——《学习共同体视角下音乐学科集体备课教研模式的探索》

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  林婷婷老师

    林老师从国家对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引入,结合在常规调研中学科教师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的总结。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从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构建音乐学科集体备课教研模式,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进步。集体备课这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和其他人一同交流沟通,实现教学相长,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更好的方式是渔和鱼共同授予。更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本学期在教研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再是单纯地展示一节公开课,而是展示备课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从内容的选择、教学思路的设定、教学过程的打磨等,无不是团队共同凝练的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汇聚大家的集体智慧,拓宽视野、激活思路,互动交流,形成思路的合流。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音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增强了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大家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教学实力,助力音乐教育的发展。

转自:“增城区音乐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