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朱敏会: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的特征与路径研究

2024/1/22 10:29:02  阅读:198 发布者:

作者简介

朱敏会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学科带头人。2018年获五城区青年教师课堂评比一等奖。2019年获钟楼区中年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级讲座、公开课。2021年主持市级外语专项课题《指向国家认同的小学英语阅读项目化学习研究》,2022年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认同取向的高质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多篇论文在《小学教学设计》《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在省、市级评选活动中获奖。

   要:项目化学习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特点。在小学阶段,项目化学习方式能够多方位、分阶段、有梯度地实施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是核心素养视阈下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成效的有效方式。经过在校、区不断研讨实践,笔者提炼了项目化实施的基本路径:项目目标——项目内容——项目活动——项目评价,设计了项目化学习的阶段方案,以期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特征;路径;阶段

一、项目化学习的特征

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浅层学习走向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合作探究深度学习,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特征。

1.整体性

项目化学习首先要确定主题,通过相关内容的分阶段、分层次学习,完成对主题由浅入深的理解和认识。而学习内容一般是基于教材,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整合重组,然后进行课外相关多模态资源的拓展,通过各语篇主题的实现,逐步建构出一个完整的项目大主题。所以说项目化学习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以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CNY)项目化学习为例。首先是学习教材Story time中苏海的网友Anna发来的电子邮件,结合关键结构be going to...来认识香港新年的一些重要习俗,进而提炼“CNY is full of reunions and blessings”。然后是视频“The legend of Lunar New Year”和绘本“Chinese Zodiac”的拓展教学,以此来提炼“CNY is full of red and light.”和“CNY is full of fun and joy.”,逐步建构中国新年的整体意义:Chinese New Year is full of love.

2.实践性

项目化学习始于学生感兴趣的驱动性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主题语境,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通过层次性的教学活动进行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将学、用进行结合,以此来落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项目化学习“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实践性。以译林版《英语》六(上)Project 1 Being a good student项目化学习为例。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从热爱阅读、养成好习惯、拥有健康饮食和遵守交规四个方面联合制作项目作品,形式可以多样,如分工分视角拍摄一周的短视频、绘制一周的连环画、展示一周的主题照片等等,通过此类实践活动,不断加深他们对一名好学生的多元认识,巩固知识的同时反思自我,不断成长。

3.全面性

项目化学习以语言知识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活动来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实现学生从浅层语言知识的学习到深层建构意义与价值观念的进阶。它始于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经由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文化意识育人价值的达成,旨在发展提升学生迁移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具有发展全面性特征。以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3 Holiday fun的项目化学习为例。项目主题为National Day Holiday,首先,学生通过项目前学习,不仅掌握了与国庆节相关的词、句,能理解文本,而且在一定的情境下能正确使用过去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其次,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能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理性推断深层含义的基础上,挖掘国庆节的内涵:正是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才会有小家的安居乐业,但是国庆节的意义不仅在于欢乐、骄傲,还在于自我责任,这份责任并不是要求学生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而是能够在力所能及之处做到尽善尽美,以“小我”的责任担当赋予新时代青春以亮色。最后,学生能在项目后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反思国庆节对自己的意义,并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和写作。通过整个项目化的学习,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综上,项目化学习实质上就是以教材为基点设计驱动性问题,以相关课内外多模态学习资源为拓点,通过话题、知识和主题意义等方面的关联,建立纵横贯通的网络体系。然后通过有层级的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性发展。

二、项目化学习的路径研究

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基点,以整体性内容为载体,结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确定学生全面性的学习目标,设计适切有层级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学习评价。基于以上思路,形成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路径,如图1所示:

1.项目目标的设定

项目化学习目标的设定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学生的培养大要求,也就是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与主题、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设计,如通过什么样的话题,设计什么样的活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习得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实现到什么程度等等。如:译林版《英语》五(下)Unit 8 Birthdays项目化学习设计了语言素养与文化素养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具体如下:(1)学生能够了解文本内容,初步理解并感知“When is your birthday?”和“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的使用语境。(2)能够在相关的语境中,表达与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和观点,并在语言支架的帮助下,选择不同的方式复述文本。(3)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习俗的不同,能够体会birthday之所以特别的原因以及体会birthday的含义,即爱是心动,也是行动,要知行合一。

2.项目内容的选择

英语项目化学习需要整合性的知识作为内容支撑,强调“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笔者根据高维的“国家认同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了译林版《英语》三至六年级教材内容,梳理出了英语课程内容在范畴、主题群、子主题内容、具体话题四个层级与国家认同内容维度的具体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其中,对应范畴主要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应主题群包括社会服务、社会与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历史、科学与技术等;对应的子主题内容主要包含职业、交通法规、体育项目、节假日、风景名胜等;具体到教材中的话题,一级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背景具体物象,如国旗、象棋、风筝等,二级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涉及多达十几个具体方面,如中国传统故事、节日、交规等。

同时教学内容还要有相关多模态资源的课外拓展延伸,纵向探寻其上、下位知识,横向联系其同类知识,将平面、零散的知识纳入横纵贯通的知识网络体系,建构项目化学习的1+x”模式内容来达成目标。如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项目化学习中涉及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文本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中的the Spring Festival片段、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 Story time,以及课外拓展的多模态资源:视频“The legend of Lunar New Year”、绘本“Chinese Zodiac”,从而逐步建构中国新年的整体意义:Chinese New Year is full of love.

3.项目活动的创设

项目活动设计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项目活动需要联结项目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根据驱动性问题的解决来完成知识向素养的转化。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学习理解、实践应用与迁移创新三个层级的活动,所以项目活动的设计也应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不断实现学生从低阶学习到高阶学习的转变。首先应是低阶基础的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等,如在英语教学中常涉及到的Look and getListen and answerWatch and find等活动。然后是强调运用语言、内化知识的实践应用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应用,以此来实现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如在英语教学中常涉及到的Group learningRetell and report等活动。最后是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判断与评价、想象与创造,以此来实现学生能力到素养的转化,如在英语教学中常涉及到的Read and thinkImagine and write属于迁移创新类活动。

4.项目成果的评价

项目成果的评价重点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以及项目成果的质量,主要包括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及语言表达的得体性、条理性等维度。还需对项目成果的个人观点进行评价,如观点的创新性、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同时还要关注对整个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提供及时帮助和反馈,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主要包括对目标、内容、活动等环节的评价。为此,笔者设计了指向国家认同的小学英语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观察量表,如表2所示,以检测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

对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包含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观察前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选择、重组、整合的合理性,双向目标设定的适切性等的评价,观察中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流畅性、施策精准性的评价;观察后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重构与优化。对目标的评价主要包含语言目标、国家认同目标两个方面;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包括小组分工、时间管理、任务完成等;对作品的评价包含作品外观、内容、语言表达、国家认同的体现等方面。

Chinese New Year的项目前学习评价中,首先是观察前对内容和目标的评价:内容是基于教材故事板块香港的新年,设计了语言(be going to...的将来时态)与文化(CNY is full of...)的双向目标,通过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检测。接着是观察中对活动设计有效性、学生小组学习成果质量以及作业设计的评价。最后是观察后的评课环节,指的是教师在观察前和观察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交流反馈,优化教学设计等。

三、项目化学习的阶段方案设计

结合目标、内容、活动与评价,笔者以“指向国家认同的小学英语阅读项目化学习”为研究对象,初步设计出了项目化学习的阶段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前的选定主题,学习教材——以教材中的国家认同内容为基点,引出主题,进行初步了解和认识;项目中的相关多模态资源拓展,意义提炼升华——以绘本、视频、歌曲等多模态材料为拓点,进行针对国家认同主题内容的纵向或者横向的深度、广度学习,加深对主题内容的认识;项目后的制作作品、展示评价——围绕主题,聚焦自我,进行以写作、手抄报、PPT、短视频等为形式的作品制作、展示与评价。基本流程如下图2所示:

四、结语

小学英语项目化教学在校、区的创新实践表明,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经历真实的英语学习,进而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项目达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还可以在此过程中通过项目对主题意义的挖掘、提炼与升华,逐步培育学生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念,显著提升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衡很亨.大概念理论观照下英语课堂转型的结构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134):65-68.

2][3]陈亚飞.例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读写教学设计[J.英语教师,202222):155-158.

4]姜男男,李广.中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内容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16):61-64.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认同取向的高质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S/2022/ZD0305-075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冠英小学)

本文原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3年第7

转自:“小学教学设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