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连中国:中学写作面临的主要困境与提升策略

2024/1/20 15:07:27  阅读:80 发布者:

连中国:特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

写作简单说是一种技能,但写作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技能。写作,关乎一个“人”重要而特殊的“内在”的成长与发育,是“人”隐性而重要价值的核心体现。

将写作简单孤立锁定在应试得分与技能技巧的狭小范畴,无视完整意义上“人”的发展,这是写作之误,也是教育之误。如何提升中学写作教学?特级教师连中国支招。

中学写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目前,中学写作状况的主要困境,可以概括为:两种状况与三个特征。

(一)教师“无为”与学生“自为”

现实中,主要表现在教师无为与学生自为两方面。一些老师常常因为教学上没有具体明确的操作流程,而将写作教学基本放弃。另一方面,写作教学对老师的进入度与创造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老师因为自身难以达到要求,也便自然放弃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和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可能不涉及教师对写作的理解与认知,这些都在“教学”中发生着内在而深入的影响。学生于此过程中,逐渐在形成自己的写作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形成自己的写作实践。

再有就是一次次给出的分数,都是我们鲜明而确切的写作态度,甚至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凡此种种,都是教师的“教”。至于我们在阅读中过程中,也不可能不触及作家与教师自己的写作观,一位教师想绝对的脱离开自己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学生而言,写作总是语文测评的大项目,分值不小,学生不可能像老师那样可以“置身事外”,所以,学生一直处在各种“应对”之中。

(二)有所讲求与收效不大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讲表面化的方法;其二,讲功效性不强的思维。先说讲表面化的方法。重视表面化的、流行的、大众化的写作方法的传授;重视与提升分数直接相关联的写作方法的传授(获取高分的方法亦有层级,对更内在的高分方法,我们的认知尚有很多不足)。最主要的写作观热衷于所谓“一写就灵”的写作模式,热衷于基于阅卷经验与阅卷“秘笈”而诞生的方法,热衷于对流行的、时事性材料的直接使用。

再说讲功效性不强的思维。思维的充分发展得益并依托于诸多方面,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并非仅仅依托于基于一般社会认知经验与常识的思维导图,就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中思维展开不充分的问题。

我们忽视的是,在思维打开运转的过程中,因为师生的积累狭窄、视野有限、认知判断事理的综合性素养弱,因此强调的思维往往因为无必要充分的支撑,思维不能够在更内在的认知层次上、更宏阔的视野格局中运转,常常收效不大,往往流于空泛。所谓的新思路,还是写作一些小技巧的花样翻新,而非学生认知上的新突破。

中学写作面临的主要困境还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简单应试化倾向明显。第二,学生作文中有质量、有个性的作品少。第三,对于高分考生的指导不够。

打破困境的提升策略

打破现阶段中学作文的困境与僵局,就不能简单将作文陷落在“技法”的传授中。我们有必要将作文的提升与发展与一个完整意义上“人”的构建自然内在地关联起来。对“人”有内在而丰富的关注是打破中学作文困境的必要举措。以下九条建议,分布在四个层面上。

(一)写作的重要条件自然且充分诞生,特征是整体的“人”都在发展中

重在内在阅读。内在阅读,特别强调的人与文发生深度关联,人与文字相浮沉,与作品中的“人”、与作家、与自己的相遇,在阅读中获得综合性成长。

(二)写作中自我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勃然而动,不吐不快

重在指向自己内心的表达。即强调将笔指向自己的内心,写自己真实理解到、体验到的东西。将笔指向自己的内心,就会有意识地关注、梳理、整顿自己的内心,这样一来,人的内部世界,就会被写作进一步激活;而人内心的徘徊与瞻顾,深思与面对,这又是一切佳作得以诞生的核心生命基础。

重在师生内在生命体验。从根本上讲写作是自我生命里冒出来、长出来,而非外在压出来、逼出来的。

重在师生内在的精神成长。从写作的意义上讲人的精神成长,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精神成长是完整意义上“人”的成长的必由之路。其次,在精神的建构与成长中,一个人从心底涌现斟酌而出的文字,一定会有个性价值,其文字的质地与气度都会由此而发生内在而深入的改变。再次,在师生共同的精神成长与发育中,我们才得以见到肉眼无法见到的更开阔、更壮丽的世界。

重在不断扩充师生的认知视野。视野,不仅为认知、为判断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会因为空间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认知的档次;而认知档次的改变,便会改变我们生命的境界与格局。

重在内在真实思考。脱离开自我真实生命体验的思考,不具有思考的深刻性与独到性。其次,在简陋狭隘的认知视野里,也会严重损害思考的程度与质量。

以上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都在讲“人”的充分发展,因为“人”的充分发展必然会带给“文”深入内在的影响与改变。下面第三个层次,重在讲我们的写作如何在不损害自身的状态下,与考试形成必要的对接,以满足学生升学深造的现实需求。

()如何在保持良好的自我的状态下,谋求写作高分

重在真实表达愿望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考场写作策略。现在不少作文命题是为考生留有空间的,是希望考生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命题有相遇的。我们充分关注到自我真实的表达愿望,我们的笔就具有了丰沛而不干涸充分的可能性;于此基础上,如若我们寻求到与考场命题内在的衔接与关联,我们的写作就会脱颖而出。

重在充分促成学生“人”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谋求高分。“人”充分发展起来,从写作的角度而言,学生的才、学、识便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人”具有了灵活地、丰富地应对一切作文命题的充分的可能性。

()对我们教师指导作文的建议

重在教师自我生命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建构学生的写作途径。其一,从根本意义上讲,作文教学因关乎“人”内在丰富的“内容”的形成、调取、统整,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内在的、更具创造性的要求。其二,一道作文题目,首先考查的不是学生,我们教师亦需要生命充分的成长与壮大。

如若我们总是一味沉溺、满足、追求在对“技”的总结与探索上,没有充分考虑到“人”这一要素在写作中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那我们对于写作的认知必然会很受限制。那么,我们期待的朝气蓬勃的写作局面,就不会真实实现;当然,与此相应,朝气蓬勃的“人”也不会充分呈现;当然,“人”与文高度融合、联为一体的新型写作局面也不会充分呈现。

来源 | 连中国谈教育,文内有删减

转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