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无止境 磨砺再前行
2024/1/20 14:41:01 阅读:79 发布者:
10月12日下午,在这万物呼晴、叠翠流金的时节,太原市柳玉芝语文学科示范与提高工作站迎来了十月的第一次活动。本次活动在太原市实验中学报告厅进行,由市实验柴富业老师主讲公开课《三峡》,随后由柳玉芝老师主持文言文阅读教学思考的议课。
柴老师以三个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感受三峡之美。在课堂开始,通过美文美读,柴老师指导学生学会诵读之方法——读好领起词的拖音、读好四字词的节拍、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紧接着以言相交、品读赏美,让学生根据提示填空,明确角度、精准评价、结合原文、点明效果,赏读文章之美与作者之悲;最后,以神相交,携手再游,让学生以三峡大坝之夜景为蓝本,带先生领略今日三峡之美景。
公开课结束后,柳老师组织参会教师进行文言文阅读课例研讨。柳老师指出大单元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整体教学策略,并对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知识点进行筛选以及对“景”与“情”的关系类型进行辨析,让大家对本单元文章有了整体的了解;紧接着,柳老师指出,可以从朗诵、吟诗、作赋、撰联、汇读中让学生体会《三峡》的文化气息。
接下来,由参会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工作站学员李中原、啜敏敏、杨国霞等老师积极参与评课。
评课一:本节课以情境式教学贯通全文,台词很专业,但诵读的评语较为生硬,如若能在进行教学前将身份交代清楚、在课堂活动中多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古今穿越的对话形式,置身其中领略文本之美会更好。
评课二:以任务群探古访今,拉近了读者、作者、文本三者的关系,尤其是任务二为赏析性写作奠定了基础,任务三落脚思政教学,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板书和朗诵评语可以再商榷。
评课三:本次教学能够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赏美活动可以落实教学内容,但课堂上的学生展示可以再多一些。
评课四:在教学中,柴老师把自己当成作者是很妙的一个角度,但在切换身份时应注意衔接得当;可以用读贯穿三个任务,在任务三时,可以用四字规定写景,回归课本;在进行授课时也要注意板书设计。
评课五:在诵读时,可以把关键句告清学生,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在任务二明确角度处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构思、情感等并列的方面去进行赏读?是否可以在任务三中补充民族精神,让学生对文化感触更深一些?
评课六:读、情、文是一体的,学生读出来的拖音是否等于学生读出了意境?学生怎么读才能读出作者的情感?一系列问题引起大家对读与情的思考。
评课七:可以以写一篇文章寄给古代的郦道元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评课八: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指出本节课存在学生对指令不明确和课时的问题,如果可以精准预设学生的情况,可以使衔接更加恰当。
工作站成员武明珠老师评课。
柴老师的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到内心产生波动到主动参与再到师生思维互动,让学生在“思去活来”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可以从归类提示给出赏析角度、口诀式的方法梳理小结、明信片定格美景的诗意漂流活动,让学生的所学所思所获有真正的价值。
柴富业老师根据以上老师给出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在学情、回归文本上存在缺陷,给学生的铺垫不够,并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接下来的教学会有很多智慧的生成。
最后由柳老师做总结发言。柳老师指出,教学要有大单元思维,要跳出文本给出一个宏大的背景和目标;针对山水抒情的文言文,老师要启发学生两点:作者借什么语言形式描写景物特征?借什么写作方法抒发情感?在进行教学时,要多方面搜集这篇文章的资源,要注意从零散到整体,注意回归文本,要让学生情操受到陶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心中生出一种悲悯之心。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教研、人生的路上,我们当学水,前路蜿蜒曲折,然行则将至。
转自:“初中语文柳玉芝工作站”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