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语绽芳华
聚力共成长
——桓台县小学英语教研基地成员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纪实
为落实教育部2023年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教研方式方法,进一步发挥教研的引领支撑和基础保证作用,山东省教科院于2023年10月15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2023年度第三期教研大讲堂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系副主任、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STEAM 教育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徽博士作《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主题报告,桓台县小学英语教研基地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专家引领 赋能前行
刘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系副主任、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STEAM教育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教学设计与教学变革研究、课程理论与课程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
刘徽教授的讲座从何为大概念?其本质是什么?以及为实现大概念教学,要具备哪些思维能力?等等角度出发,从我们基层教师切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将“专家思维”“大概念”概念拆分等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刘教授提出要教会学生向专家一样思考,教授知识要嵌入学生的经验,打通学生的现在与未来,建立大概念体系,同时,刘教授还指出大概念是一个目标,而不是学习的具体内容,它是反映专家思维的,适应于各个学科。结合语文教学,刘教授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教育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时代,要形成“专家思维”,从放大镜思维、望远镜思维等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围绕大概念转变教学思路,做到深度学习与教学。
潜心研修 助力成长
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对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吸收了更先进的教育理论: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取向,以大概念为关键锚点,重构知识体系组建学习单元。而这些内容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都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此阶段的学习,大家感触颇深,收获颇丰。
学思践悟 砥砺奋进
为素养而教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培训心得
桓台县实验学校 张璐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在今天都发生了重大转型,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这些转型需要我们教师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改革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道路,改革自身教育教学的新方法。
10月15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主任刘徽做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的报告,她从“读懂课表新风向:‘深’、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重构、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深度诠释了课堂转型的蕴含,破解素养目标落实之难题,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丰富了我对教学的新认识,从“大概念”、大单元,到深度学习、真实性学习等概念,为构建新的教学实践,实现新课改新理念的课堂转型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和切实的实践方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理解大概念的“大”。
大概念的大不是庞大,而是核心,核心指的是高位或者是上位,具有很强的迁移价值。今天的教育要关注学生未来所面对的现实世界,因此大概念的迁移价值更体现在走出学校后。因为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系统的学习了书本知识,那么当学生离开学校后,系统学习的知识就很有可能被系统忘记。大概念不仅要打通学科内和学科间的学习,还要建立学校教育与现实之间的世界的廉洁,学科学习会因为有了大概念这个固着点而被赋予现实意义,掌握的更加牢固和持久,大概念也是学习的自我生长点,学生靠大概念自主学习的内容,远比教师能讲的多,并且在他们的未来持续发生作用。
二、大概念与大单元
刘徽老师特别强调:大概念可以界定为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和大概念配套的动词是“理解”。大概念是专家思维的锚点。专家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专家的知识是通过大概念来组织的,反应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它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1)概念,是指狭义的概念,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一些重要的核心的概念也是大概念,表现为高位的概念和关键的概念。(2)观念,表现为一种看法或观点,反映概念与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3)论题。报告中指出大单元和大概念是紧密关联的,大概念必然要到单元教学中去落实,大单元则是以素养为目标的单元,围绕大概念来组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概念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内涵是相通的,只不过大概念教学是从目标的角度来强调,而大单元则是从教学组织形态的角度来强调。
三、实践中的感悟
1.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着眼于各单元结构间的联结,更系统化。在设置各单元内容之前,我们要统筹整册书的内容,系统建构起一个框架。
2.从过程与方法来说,大概念更统筹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大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它指导教师必须从整体把控,整合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设计与活动。对学生而言,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帮助他们把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形成体系,更自由的深度学习。
3.作为教师需要清空自己,悦纳新知,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去实践,去探索,由本质问题引导思维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来回穿梭。在大概念的引领下,在“输入”与“输出”的来回中,变“宽而浅”为“少而深”,真正实现为素养而教。
学习《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心得体会
桓台县实验小学 巩倩倩
“教育是点燃火焰,而不是填满容器。”这句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在这个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时代,我有幸能够接触到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今天有幸听取了浙江大学刘徽教授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报告,受益匪浅。
在报告中,刘老师强调了“不要教教材,要用教材教”的理念,提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少而深”的学习,要围绕专家思维来组织学习内容。通过这次报告,我也对大概念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一、“不要教教材,要用教材教”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有时候我们会过于注重教材的表面内容,而忽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深层意义和价值,将教材作为一种工具和媒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
二、要进行“少而深”的学习
“少而深”的学习方式也是我所认同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常常会追求“宽而浅”的学习方式,这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少而深”的学习方式则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探究和理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三、围绕专家思维来组织学习内容
这也是我非常赞赏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围绕专家思维来组织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总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研大讲堂活动学习反思
桓台四小 徐笛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大概念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大概念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通过将知识有机地融入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解和掌握。今天听取了刘徽教授的专题报告,我更加认识到,在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大概念教学必须成为我教学的一个有力抓手。在教学设计中我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的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大概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而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通过提出问题,引入大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在大概念教学中,我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给他们答案。通过帮助学生建立问题的意识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大概念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其次,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大概念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我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达成这些素养目标,而设计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时,我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和论证的同时,让他们学会不拘泥于表面的理解,而是要深入思考背后的逻辑和思想。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我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并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评估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各类信息中筛选重要部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最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大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一般以单元为单位。这个设计单元既可以是教材中的一个自然单元,也可以是围绕大概念教学目标重新组织的新单元。另外,基于大概念教学的需要,可以将教材中的几个自然单元连贯起来组成大单元。只不过,大概念所说的单元不仅指内容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素养目标的角度来看单元,提炼单元的大概念,这也是“大单元”的内涵所在。大概念教学的设计,先围绕素养目标,基于“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做好单元规划。在此基础上,从“目标设计、评价设计、过程设计”三个维度开展设计。
一是目标设计,先确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哪些在今后学习或真实生活中所需的素养,素养目标通过大概念呈现,这样就能改变传统教学中仅仅以知识点为目标的教学现状,实现学生学习的重塑。
二是评价设计,主要是目标导引下的评价任务设计,即通过任务中的表现、真实性问题的解决等评估学生单元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并进行评价量规的设计,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形成合理的评估。
三是过程设计,主要是基于准备、建构、应用与反思四个元素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将素养目标落实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促进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总之,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实践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将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整体教学设计,推动了大概念教学的落实。这些教学实践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大概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心得体会
桓台县田庄小学 侯珂
10月15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来自浙江大学刘徽博士的主题报告《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通过聆听,使我受益匪浅。
一、读懂课标新风向:“深”
把握素养目标是推进教学改革向纵身发展的方向。深度学习指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够把自己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真实性是核心素养的精髓,真实性,不是既有知识的再现,而是新知识的产生,不是知识的记忆 ,而是基于先行知识的学术探索。
刘博士指出素养之所以没有形成的原因是只记住了作为专家结论的知识与技能,而背后的专家思维没有关注到,因此没能让学生形成素养。素养是建立在专家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学的重心放在专家结论则很容易教成套路。刘博士指出方法、策略、框架在学校教育中有很强的迁移性,但如果没有联结上位的大概念的话,习得的知识很容易被机械地使用,成为一个套路。
教学改革的深化包括课本与现实直接的转化、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转化、问题和答案的相互转化。在双减之下,我们提倡的是“少而深”的学习,“少而深”的学习并不是指学的少,而是将知识结构化,围绕专家思维来组织学习内容,做到纵深发展。
二、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重构
专家的知识是通过大概念来组织的,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大概念时反应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理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大”是指反映专家思维。大概念的三种表现形式包括概念、观念和论题。大概念教学就是以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它指向于培养解决真实性问题素养。大概念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保持整体观,整体观包括全部整体观和全息整体观。全息整体观就是将素养渗透进去,是更为上位的一种整体观念。单元包括宏观单元、中观单元和微观单元,它们表现为单元的容量不同,宏观单元对应的是大概念最高位,容量也最大,中观单元容量次之,微观单元最小。宏观单元和中观单元是一种意识,具有弥散性。
三、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
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打开思路和视野,单元整体设计包括目标、过程和评价设计。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具备“望远镜”思维,要注意单元与单元的关联、单元与学科的关联、单元与跨学科的关联、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其中要特别关注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
素养的把握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要指向专家思维,而不是单单掌握专家结论,素养的把握是通过“大概念”来实现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勤思考,多关注知识背后的专家思维,将思维转化为学生的素养。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反思
孙晓飞
2023年10月15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刘徽教授的主题线上讲座“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刘教授的讲座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读懂课标新风向:“深”,解释了“为什么”的问题。2、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重构,解释了“是什么”的问题。3、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解释了“怎么做”的问题。最后,刘教授强调,在“怎么做”这一环节即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中,大单元的素养导向分为四个部分:单元结构设计、目标设计、骨架设计和过程设计,最重要的内核是要把握素养目标,因此,单元的目标设计是重心。在过程设计方面老师们能够驾轻就熟,难点就是怎样去把握目标,这是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重点。
刘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和收获。
其中,大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反映专家思维,具有生活价值”。换言之,大概念标志着专家思维的形成,而以往我们所教的小概念常常只反映了专家式的结论;同时,大概念除了具有学科价值外,还更有现实的意义。其次,大概念教学是什么?刘徽博士指出:大概念教学就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指向培养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素养。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人的思维、做事的能力和习惯,大概念教学就是以素养培养为目标重新定义教学,重塑学习样态。与原有教学相比,目标就不仅仅局限于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而是指向打通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用学科的眼光来看世界,从而使学到的知识在新情境中更容易被激活,更容易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那如何进行大概念教学的设计呢?先围绕素养目标,基于“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做好单元规划。在此基础上,从“目标设计、评价设计、过程设计”三个维度开展设计。
目标设计,先确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哪些在今后学习或真实生活中所需的素养,素养目标通过大概念呈现,这样就能改变传统教学中仅仅以知识点为目标的教学现状,实现学生学习的重塑;评价设计,主要是目标导引下的评价任务设计,即通过任务中的表现、真实性问题的解决等评估学生单元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并进行评价量规的设计,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形成合理的评估;过程设计,主要是基于准备、建构、应用与反思四个元素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大概念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反思、概括、提炼能力,强化大概念的迁移与应用。以大概念统领目标、评价、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重塑学习内容,促进学习从“知识”走向“素养”,从“教会”走向“学会”,从“零散式学习”走向“整体性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植根”!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在课堂教学的这条路上,老师们将继续尝试将“大概念”运用到教学中,以大概念统筹引领,以大单元以研促教,勤求索,共成长。
转自:“桓台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