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三里河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研讨活动
2024/1/20 10:48:15 阅读:58 发布者:
三里河小学低年级
计算教学研讨活动
11月2日,三里河小学举行低年级计算教学研讨活动。胶州市教体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徐爱琴主任、三里河小学万兆乐校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例展示
首先授课的是三里河小学周莉老师,她执教的是《10的加减法》一课。周老师从生活情境“小猴子分桃子”的话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发现情境图上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怎么分”的数学问题。
合作探究环节,周老师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法。通过动手操作,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摆学具算得数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发现了计算的方法,润物无声地渗透了分法多样化和一图四式的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摆学具、说分合,熟练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准确口算出10的加减法,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课,由三里河小学刘婷老师执教《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练习课。刘老师通过明明喂小鸡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并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让学生观察总结出: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接着又做了两道减法题,总结出:像这样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就要用减法计算。
练习题的设计也由浅入深,类型从口算、大括号、小青蛙跳格子过渡到一图两式、一图四式。整节课刘老师紧抓“练习”这条线,联系实际生活,深入浅出,层层递进,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互动评课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三里河小学的骨干老师们各抒己见,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有质又有量的互动研讨。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胶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徐爱琴主任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准又精彩的点评。她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设计思路,并对如何进行计算教学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徐主任指出,计算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最基础体现形式,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其数学思维的养成教育。
徐主任强调,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老师们要持之以恒,从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采用合理、科学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为中高年级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自:“青岛胶州市三里河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