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物理基础年级高效课堂交流活动举行
2024/1/20 9:58:52 阅读:83 发布者:
11月30日,胶州市基础年级高效课堂交流活动在胶州市实验中学举行,本次活动分为三项,分别是课例展示,评课、集备展示。
活动伊始,胶州市实验中学徐静丽老师以《牛顿第二定律》为课题展示了一节胶州市公开课。本节课以“天宫课堂”中的“太空中质量的测量”活动引入,托球跑小活动是学生自己录制的视频,展示视频时通过慢镜头播放,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小球的受力,让学生的参与感更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问题情境的指向明确,将问题细分,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堂前后呼应,回答了太空中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本节课注重学生知识生成过程,突出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实验中学的高一物理组进行了评课与集备展示。首先由王聚业和肖克峰老师针对徐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这种由先行课引领的集备模式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下一环节由李瑞文老师对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包扩易错题、题目所属的模型和专题,以及学生薄弱的知识和能力,并有针对地追加了一套二次过关题,以弥补本次测验学生暴露的问题,真正做到查缺补漏。周海鹏老师对牛顿运动定律近三年高考题进行了汇总展示,对牛顿第二定律和单位制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进行了分析。郄玉霞老师分享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堂讲法及选题依据。
刘硕老师针对徐老师的公开课和实验中学物理组集备进行了交流、提出了要求。一是对教材的使用,要用好教材,深挖教材。如教材中的科学漫步以及课后习题,都是很好的教学依据和素材,备课中可以根据学情调整梳理备课思路,呈现单元化的教学设计。二是关于PPT的使用,要注重PPT的规范性,包括
放置、字体统一等细节都要完善好,才能做到更好地为课堂赋能。三是关于课堂效率,要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每个问题呈现时都有情景带动,指向性更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也很重要,鼓励性和引导性的评价在不同的情景中都会发挥不同的效用。刘老师认为这种由先行课引领的集备模式,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千层浪靠基石,百年树立根深,高中基础年级重视基础仍是重中之重。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研活动是一个全面提升的机会,教师能够从每一次教研中汲取营养,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成长。
转自:“胶州高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