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焦 提质增效
2024/1/20 9:58:16 阅读:71 发布者:
二三四中高三化学集体备课
为推动高效课堂和加强学校间的教学交流,胶州市第二、三、四中学的高三化学老师和教研室刘斌老师于12月12日齐聚胶州二中,举行了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备主要对《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一轮复习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活动旨在集众人智慧,打造高效一轮复习课堂,通过老师们的精研,课堂教学的优化,将有机模块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益,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巩固落实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助力高考。
环节一、教学设计展示
第1章由胶州二中王芳、马祥和房庆玲三位老师分别就《认识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同分异构体》《烃的性质》三个课题以PPT形式进行了展示,将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知识的呈现形式和意图、学生课堂的落实手段和需要掌握的程度分别进行了阐述。
第2章由胶州三中王晓玲和张美玉两位老师依照《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三课时的内容设计,对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及代表物进行了梳理。在课堂落实上,张美玉老师提出让学生多参与课堂讲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知识点结束可以让学生归纳总结,画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3章由胶州四中负责,魏光芹老师分享了项目式复习《科学探秘阿司匹林的结构》的设计思路,讲解了探究官能团的性质与检验的实验的试剂更换与实施意图。许红老师从简单有机官能团的转化和碳链的构建到结合题目线索,就有机合成路线设计进行了解读。
环节二、优化研讨交流
教学设计展示结束,老师们各抒己见,从知识梳理、考点设置、针对练习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对本章部分内容的思考与设想,刘老师也就后期复习提出了几点建议:
1.课时内容要基于目标,结合学生的基础与认知设计,引导学生集中突破2~3个任务,让每节课复习得有实效。
2.增强学案习题的针对性设计,有效筛选习题,选题中知识交错部分加以改编,确保课堂练习的契合度。
3.有机反应类型与官能团的性质可以融合复习,引导学生寻找突破有机物性质的入手点,抓住学科本质,提升思考力,形成思维模型,自主构建各类有机物的知识网络。
4.强化研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加强问题驱动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梳理,让学生能有效对接知识的呈现方式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成网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生长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逐步提升学科素养。
本次集备从课标到高考真题的研究,从学案设计理念到课件的展示,实现了不同学校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思维碰撞。在相互切磋的过程中,教师们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了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我们将以行稳致远的决心,坚守教育初心,成为不负使命的追梦人,共同谱写教育人的新篇章!
转自:“胶州高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