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集教研智慧 备精彩课堂

2024/1/19 17:01:18  阅读:70 发布者:

为了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加强初中历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1219日,在鄂尔多斯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的策划和指导下,康巴什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初中历史统编教材集体备课同频互动活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单爱民老师远程指导,鄂尔多斯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李怀景老师、康巴什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张颖老师参加活动,李怀景老师主持活动。

康巴什区的五位历史教师针对统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单元备课以及课时分析和教学评价。

聂丽萍老师负责单元整体设计,她通过“观象”“探由”“论思”的教学结构,把任务驱动、问题引领、多元评价贯穿学习过程;从知识板块的核心概念出发,依据本单元核心内容提炼出单元大概念,设计了主题式情境、开放式情境、探究式情境,将所学的知识内嵌于情境中、活动中、问题中;根据学习内容,提出评价标准、确定评价任务,较好地贯彻课标要求的“教--评一体”。

梁悦老师对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评价紧密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知识的生成,提升了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特色作业展示,介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种评价先于教学的设计,检测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李峥老师对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课程设计突出“变化与发展”这一单元大概念,讲述了从晚清到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以及文化事业等发生的巨大变化。她采纳“小小解说员”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自拟题目进行解说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分工明确,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了“教--评”的一致性。

王敏老师设计了第27课《活动课--考察乌兰夫纪念馆》,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乌兰夫同志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很好的落实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

刘冬老师从教--评一体化角度谈了自己的理解及感悟,认为四位老师通过探索“大单元教学”,促进了“教--评”的一体化;通过聚焦“学生高质量学习”,落实了“教--评”的一体化;通过贯穿学生学习任务始终,落实了“教--评”一体化。

张颖老师从此次活动的设计思路和落实情况做了介绍,他认为这样的活动对于康巴什历史教研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来说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带动区域青年教师队伍整体提升,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李怀景老师对鄂尔多斯市初中历史教研的变化进步做了总体点评:一是增强了教学设计的能力;二是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三是重视评价,让评价引领教学。

单爱民老师对本次的集体备课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这次集备活动的两大闪光点:

一是同研共学,瞄定目标,精准落实课标精神。备课教师立足课标,科学整合教材知识体系,根据学生实际,建构适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框架,通过“观象”“探由”“论思”的教学结构,把任务驱动、问题引领、及时多元评价有机贯穿学习过程,课堂内容丰实,较好地贯彻课标要求的“教--评一体”。

二是集体备课,凝神聚力,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鄂尔多斯市教育的崛起,依赖高水平教师的支撑,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得益于宽松、和谐、严谨、高效的校本、区本教研机制,研究真问题、解决难问题、找出好办法、探寻新出路,让教研的力量看得见,是他们一贯的做法。

本次教研活动为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搭建了平台,为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构建了桥梁,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供了助力,为深入探索教学改革提供了路径。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引领之下,我们将继续加强新型教研方式研究,在教学中不断突破,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坚定中迈向远方!

来源:康巴什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转自:“鄂尔多斯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