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借助多样表征 发展学生数感 | 浦外高新小学数学组开展主题研究活动

2024/1/19 14:08:17  阅读:116 发布者:

借助多样表征

发展学生数感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荟萃新课标,融创新实践,浦外高新小学于126日开展了“借助多样表征,发展学生数感”的主题研究活动,并呈现三节课例。朱宇辉老师莅临指导,深入到中低年级进行沉浸式听课、评课和提出宝贵意见。

课堂展示

高敏老师

第一节课由高敏老师和一(6)班小朋友带来《9加几》。高老师由“数数大比拼”游戏导入,在游戏中唤起学生“凑十”的意识。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体验过程,引导学生从数一数、摆一摆、圈一圈、写一写活动中探究“13是怎么来的?”从而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凑十法”算理的相同之处。紧接着让学生自主设计“9加几”的算式并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凑十法”的简便性。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能力和意识。

陈思思老师

第二节课由陈思思老师和二(16)班小朋友带来《8的乘法口诀》。陈老师通过27 的乘法口诀回忆背诵导入,把握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学习经验,对于8的乘法口诀大多已经会背的基础上,巧问“8的乘法口诀会背还学什么呢?”指引学生对本课乘法口诀学习的主动思考,构建口诀的内容框架。学生自主探索,从加法、画图等不同角度形成乘法的意义表征,继而实现口诀的编写。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始终关注学生表达与学习生成,理解口诀意义。

马青老师

第三节课由马青老师和四(9)班同学带来《认识射线、直线和角》。马老师利用激光笔引入线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总结把对直线、线段和角的基本知识学习转化成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朱宇辉老师点评

三节课后,朱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和指导。朱老师指出,教学必须从整体入手。“种子课”的教学要格外注意,分项活动,整体把握。把学生置入问题中学习,带着问题走入课堂。过程中让学生多尝试,多表达,进行想法的外泄,形成模型意识,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

总结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相信老师们将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不忘育人使命,坚守教育责任,积极深研课堂改革,创新数学教学,不断迈向新征程!

转自:“浦外高新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