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教研员视导滨河小学数学学科“一课三研”活动
2024/1/19 11:44:21 阅读:75 发布者:
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
——教研员视导滨河小学
数学学科“一课三研”活动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海勃湾区滨河小学数学组于2023年11月15日至17日开展了“一课三研”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以海勃湾区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王玲老师视导展开系列活动,滨河小学校领导及全体数学组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一研:小试牛刀,碰撞火花
同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形成“一研”教学设计,并由执教者进行课堂实践。
二年级组集体备课《数学广角--搭配(一)》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组合图形的面积》
两位老师在同年级组老师的帮助下,精心准备,11月15日周瑞英老师和高伊宁老师分别在录播室进行了一研展示课。
二研:集思广益,精细研改
二研时,数学组全体老师参与听课,并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指出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优化课堂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使两位授课教师在交流中对所执教的课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通过教研,两位老师听取同组其他老师的建议,周瑞英老师对教学活动做了修改,让学生对有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高伊宁老师则采用“七巧板房子”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对情境的探索中掌握了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使这一课更加成熟,修改完善为三研做准备。
三研:教学相长,打造精品
三研邀请海勃湾区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王玲玲老师给与指导。
在三研时,王老师立足于课堂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的亮点,同时也坦诚客观地指出了不足就改进方向:第一,在出示合作要求时一定要简洁明了,具有可操作性,小组合作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得先动脑在动手,一节好课要做到人人思考,面向全体。第二,在学生汇报反馈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正面评价,鼓励学生,注重结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爱提问、爱质疑的精神。第四,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由浅入深,注重双基的训练,在扎实基础的情况下,再进行适度的进阶提升训练。第五,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做到目标明确,衔接自然。第六,备课时,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多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以及应对策略,做到胸有成竹。第七,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之后,要留给学生回顾和反思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每一次的活动,执教教师都会进行现场反思,听课教师则针对课堂上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点评,与执教者互动对话、思维碰撞、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次“一课三研“数学教学活动展示研讨,本着优化课堂,共促成长,提高质量的目标,有效激发了全员教师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教师们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形成了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研讨氛围,融汇了教师间思维碰撞与智慧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每个年轻老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我们定要拧成一股绳,提升自己,打造学生爱学、乐学的高效课堂!
转自:“海勃湾区滨河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