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单元教学研究】享“圆”之趣,品“圆”之美——汤阴县菜园镇西尧会学校以六上《圆的认识》为例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

2024/1/18 17:28:47  阅读:103 发布者:

“圆”之趣,品“圆”之美

菜园镇西尧会学校六年级数学教研学习活动

时光清浅,触阳光和煦;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学习的芳华,沉香流年。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夯实教学技能、促进课堂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菜园镇西尧会学校六年级数学组开展了以享“圆”之趣,品“圆”之美为主题的数学教研学习活动。

新课标研读

“空间观念”是课标中突出强调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空间观念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几何概念的形成、发展,影响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贯穿在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全过程。六年级数学组以《圆》这一单元为载体,以《圆的认识》为课例进行了探讨。

集备共研讨

    数学组教师从教材单元整体目标、课时目标、活动设计及依据、内容分析及例题、练习及习题的选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让老师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更加明确。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因此,通过对圆的研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圆的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通过学习,感受“化曲为直”“等积变形”“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师展风采

最后,由孙秀敏老师进行展示。在课堂上,孙老师以生活中圆形建筑、摩天轮、水涟漪等

导入,让学生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圆”这个几何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发学习动机,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为学生有意义地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经历实物画圆、圆规画圆的过程,来认识圆的特征,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直径与半径、半径与圆、圆心与圆之间的关系,孙老师让学生4人一组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圆”这一章节知识的整体性,注重了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实数学新课标背景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

评课促成长

课后,各年级组老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在学习行为方面:学生整堂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并能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行为方面:教学准备充分,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把握数学本质,运用恰当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以充分体现;在核心素养发展方面:课堂上以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素养发展为目标,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发现直径与半径、半径与圆、圆心与圆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理性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作业目标

为了更好落实新课标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在课标要求及单元目标的统领下,对本单元的作业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单元作业难易度,依照本班学情,确定了本节课作业目标:

1.学生能正确认识圆、扇形,熟练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基本几何作图技能,会用圆规画图,创造式的利用圆设计各种图案,提升几何作图能力,如画圆环、画扇形等几何作图技能。

3.学生通过阅读纸质材料,数学史料,观看微课,百科,视频等活动,了解数学文化的同时,感受有趣有理的数学思想。

4.学生通过完成探究性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设疑、思考、探究的能力,激发探究数学原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应用价值的体会。

作业设计

及意图

1. 落实“知识技能”的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是通过梳理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将知识进行细化分类,有效落实概念的掌握、公式的基本运用和画图技能。基础型作业针对基础题练习,同时推理出直径是半径的2倍。

2.指向“知识联结”的拓展性作业

拓展型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补充和扩展。它包含的面要广得多,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直接地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点的能力。为此学生们动手操作,用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数学图形与美术绘画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够通过艺术上的美提高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对数学图形的感知能力。孩子们利用圆做主框架,融入了绘画,使作品更加的有创意。

3.落实“知识技能”的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是通过梳理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将知识进行细化分类,有效落实概念的掌握、公式的基本运用和画图技能。基础型作业针对基础题练习,同时推理出直径是半径的2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此次教研学习活动,教师们对于如何将课堂还于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教研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热情。数学的魅力需要共同探究,我们数学组将一路携手前行,共赴美好明天!

转自:“安阳市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