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 | 台州椒江:集体教研促成长 思维碰撞共成长——第五届新秀班第4、5小组第2次课堂教学联合研讨活动

2024/1/18 14:48:19  阅读:95 发布者:

集体教研促成长

思维碰撞共成长

第五届新秀班第45

2次学员课堂教学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均衡,钻研新课标,切实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核心素养,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型,提高学教评研能力,推动年轻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椒江区小学科学新秀班第45小组在前所中心校开展第2次课堂教学联合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01《相貌各异的我们》

—陶然—

椒江区实验小学下陈校区陶然老师从科学核心素养出发,结合课程内容,展示了一节紧密联系生活的课堂。课上,她以“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聚焦学生思维,关注人的相貌特征。借助小镜子,观察比较自己与组内成员相貌的异同,形成专属的性状密码,促进了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发现相貌各异的奥秘。整堂课从科学概念上升到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02《八颗行星》

—冯优—

椒江区北书学校冯优老师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从前概念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新建”模型,让科学思维得到跃迁。通过初步建模—距离模型—大小模型—距离大小结合的模型,制作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模型,让学生感受在太阳系中,如果仅仅是八颗行星,那是非常渺小和空旷的。本课不仅会加深太阳和太阳系中的组成天体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对建立有关宇宙空间的概念十分有益。

03《日食》

—林志枫—

椒江区前所中心校林志枫老师以观看太阳系视频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日食》课堂,并以日食视频来引起学生对日食这种天文现象的兴趣,开启这节课的学习之旅。本课的重点活动是模拟日食的实验,引导学生画出当月球处于远近不同的位置时所观察到的日食现象,对日食现象进行解释。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了解三种不同的日食类型以及产生的基本原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课环节

首先,参与活动的听课老师各自发表了对课的看法并且向上课老师提出来自己所疑惑的问题。然后,四位导师一致肯定了三位上课老师课堂展示,同时也对如何精进课堂提问、开展研讨探究、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并对今后如何关联课堂进阶的细节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最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胡志林提出现在的科学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挑战性,一定要把科学思维融入进科学的课堂,这样才能让科学课更出彩。

本次新秀班第45组第2次课堂教学联合研讨活动在教研员胡老师以及各位导师的指导下,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的研讨,不仅使学员在科学领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学员们提供了学习、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且行且思,且思且研,不断学习,不停成长。

来源:椒江区小学科学与STEM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