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杭州滨江:促进思维提升,共研“思维课堂”
2024/1/18 14:39:55 阅读:84 发布者:
促进思维提升,共研思维课堂
——滨江区小学科学“白马湖好课”试点学校研训活动在西兴实验小学举行
12月21日下午,滨江区小学科学“白马湖好课”试点学校研训活动在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为主题,由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的沈佳丽老师和赵秋子老师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研究课《产生气体的变化》和《仰望天空》。
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杭州市长河小学全体科学教师及区内其他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区教育研究院学科研究员姜向阳莅临指导。
课堂展示
《仰望天空》
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 赵秋子
对一个浩瀚且遥远的星空,赵秋子老师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
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从地球上仰望太阳和月球,为什么它们大小看起来差不多?”对于这一抽象议题,赵老师用模拟实验轻松化解难题。随后赵老师以太阳和月球的特征这条主线,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卡片,用韦恩图整理太阳、月球信息。
《产生气体的变化》
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 沈佳丽
沈老师从厨房中的物质变化引入,让同学们复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基于对白醋和小苏打的混合现象观察,再引发学生新的思考,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然后师生研讨,聚焦两个课堂上能探究的问题共同进行探究。沈老师提供结构化的材料,引导学生在大任务驱动下,深入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在思维碰撞中发现化学变化的本质。整节课借助厨房里的素材,以学生探究为主,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两节课后,两位上课老师结合“白马湖好课”的实践研究,分别进行了说课,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让听课老师更好地感受到思维课堂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收获。
评课交流
滨江实验小学楼凡老师认为沈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探究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讨论的方法都是真实可行的。整个实验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层层分析和推理论证中感受到了化学变化的规律。
东冠小学沈亮亮老师认为赵老师的仰望天空一课教具和实验活动设计非常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含量。在整节课中基于学生认知,巧妙设计了探究天体大小和距离关系的活动,逐步深入寻找证据,值得学习借鉴。
钱江湾小学孔建萍老师认为赵老师的教具非常适合孩子们来观察天体的距离,并且实验前的指导很仔细,从学生出发帮助孩子们理解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整节课富有思维含量,很精彩。
钱塘实验小学吴笑乐老师认为沈老师的课堂效率高,思维含量和课堂内容丰富。从产生气体的现象引发学生更多对于化学变化的思考。整节课利用多个活动让学生锻炼,展现了科学思维。
姜向阳
滨江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
姜向阳老师首先肯定了两节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姜老师认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要激发动机,从情境中让学生自发产生认知冲突,这不仅仅是所有探究的起点,更是一个思维活动的基础。今天这两节课展现学生思维的方式值得在场老师们学习和借鉴。另外姜老师从教材出发,对课堂中还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进行针对性交流,并做了详细指导。通过姜老师的高位引领,在场老师受益匪浅。
在“白马湖好课”范式的引领下,滨江区小学科学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践和思的机会,积极为他们素养发展创造可能。
来源:滨江教育研究院公众号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