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发现·心闻】古今对话 诗意感发——2023秋季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写景抒怀类古诗词教学研训(壆岗小学专场)

2024/1/18 8:44:57  阅读:8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圳市壆岗小学 ,作者深圳市壆岗小学

古今对话

诗意感发

——2023秋季宝安区

“万名教师晒好课”写景抒怀类

古诗词教学研训(壆岗小学专场)

为加强深圳市中华诗教特色校的建设,打造优质诗教课堂,引导教师抓住古诗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实施古诗教学,由“教诗”走向“诗教”,128日,壆岗小学顺利开展了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小学语文展示系列活动之“写景抒怀类古诗词教学研训”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壆岗小学承办,邀请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刘琴宜老师进行专业指导。第四学区各兄弟学校语文教师代表、壆岗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课例点评、专题讲座、专家指导四个部分:

《枫桥夜泊》课例展示

蔡晓纯老师《枫桥夜泊》一课的教学,围绕“制作《枫桥夜泊》解说视频参加比赛”这一任务情境,设立“我是朗诵家”“我是小导演”“我是讲解员”三个课堂活动任务,用任务情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学习。

课堂上,蔡老师先引导学生在“平长仄短,尾韵绵长”的反复诵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初步感知诗人的“愁”;再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想象诗人在看到“月落”“乌啼”“霜”“枫”等景物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深入感知“愁”滋味。

最后,通过思辨“如果你是张继,听到钟声会更加忧愁,还是得到宽慰”,发散思维,使学生对穿越时空和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的“钟声”,产生自己独特而深入的体会。

《浪淘沙》课例展示

梁珊老师在《浪淘沙》一课的教学中,以读为主要手段。初读感受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学生在读中初感豪气之感。二读,想象画面,探诗豪之文辞。以“诗豪豪在哪”作为大问题,学生通过抓诗中的数字、声音、形态,感知黄河的磅礴气势;抓典故,触摸诗人神奇浪漫的想象,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感受诗豪之豪。三读,拓展阅读,悟诗豪之情志。

”牛郎织女是否仅仅只是诗人的想象“为辨析题,学生结合资料联系诗中关键字词,从文本逐步走向诗人,体悟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吟诵中,以声音传递诗豪情志,领悟诗人的坚守之心。

“与诗人为友”课例点评

朱洁映老师认为诗歌诵读对古诗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动的两节课例都十分注重诗歌诵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直观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深入感受诗人的创作心境,实现了诗歌教学中知人论世的目标。

其中蔡老师教学《枫桥夜泊》,别具匠心:先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在平仄吟诵声中、在钟声叩击下,学生的朗诵愈发贴合诗人心境。梁珊老师《浪淘沙》的教学,通过初读,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意思确定多音字读音;二读,引导学生通过抓数字、抓声音、抓形态,充分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根据诗人经历拓展读,感悟到诗人的乐观和坚韧报国心,升华了教学。

主题讲座

《缘景明情在古诗教学实践中

的运用策略》

蔡敏舒老师开展了主题为《缘景明情在古诗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策略》的讲座,从“无景不成诗”的角度,以“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为依托,提出了“寻景、构境、悟情”的教学思路。

“寻景,把握诗歌画面”环节,蔡老师结合案例提出找简单景物、多角度补充诗歌画面、句子拓展填补景色三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在“构境,融入诗歌意境”环节,配合课堂实例对群诗共赏、声律感染、抓诗眼、以文改诗四点进行讲解;最后的“悟情,体会诗人情感”,从意象、留白、背景、写法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讲座理论与丰富的课堂案例相结合,给诗教课堂如何“缘景明情”提供一定的策略指导。

专家指导《吟诵的方法》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刘琴宜主任从基础的平仄与声韵入手,通过一首首诗歌声律规律与现场吟诵展示,为老师们打开吟诵知识的大门,初步掌握吟诵的方法。

刘主任表示,诗歌是声音的艺术,诗歌情感的流露离不开诗的声音传递,正确读诗,能帮助我们形成良好语感,感受文字的丰富内涵与深厚情感。

十二月虽无繁花盛开,但因为有诗,温暖了宝安区的教研课堂。此次由壆岗小学主持的区级教研展示活动扎根于诗教课堂,探索了写景抒情类诗歌的教学模式。壆岗小学将继续以诗歌为灯塔,上好诗教课堂,用诗教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们汲取中华经典的养分,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转自:“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