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老胡观点:学习目标: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2024/1/16 11:43:35  阅读:108 发布者:

学习目标: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为例

(一)

我们先看一名教师的课时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将汉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

2.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进一步感受方位词,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3.在认识各种招牌时识字,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

【评价任务】

1.通过游戏归类,会把汉字分成上下、左右两部分,学会归类识字。

2.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积累表示方位的词语,并能分清方向。

3.通过交流、互动、能够将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和成果与他人分享,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二)

上述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是XX小学XX教师设计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在课后的研讨环节,我们对这名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不是教学目标,而是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对象是教师,而学习目标的对象是学生,根据该教师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来看,显然对象是指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我们称之为学习目标,也叫课时目标。

2.学习目标第2条内容,显然是两项学习任务,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学习目标,即前半段“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是一个学习目标,后半段“进一步感受方位词,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也是一个学习目标,而且在学习目标表达上也不够完整。

3.第三个学习目标不完整,即评价任务的最后一句话“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是学习目标,而不是评价任务。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本节课的课时学习目标可以这样表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将汉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3.感受“东西南北、前后左右”8个方位词,初步掌握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4.认识各种招牌时学会识字,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显然,经过我们修改之后的学习目标要好一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学习目标的层次感和逻辑性增强了,由原来的3个学习目标,变成了4个学习目标,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三维目标不是三个学习目标,可以是三个学习目标,也可以是四个学习目标,具体几个学习目标应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况而定。二是学习目标表达更清晰了,尤其是原来的第2条学习目标,分解为两条学习目标,即第2条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和第3条学习目标:感受“东西南北、前后左右”8个方位词,初步掌握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三是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得以体现,如增加了“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这一条“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这也是本课时语文学科特性——人文性的体现。

(三)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学习目标的确定有三个基本原则,即全面性、清晰具体性和可检测性。全面性应体现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清晰具体性体现在学习目标应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和具体化,尤其是让学生看明白、知其意;可检测性体现在每一个学习目标是能够评价的,是可达成的。

基于学习目标的基本原则和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那么一线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学习目标呢?

一是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这是我们一线教师确定学习目标最常见、最基本的依据和标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学习目标确定的根本,是立足点,教材分析是学习目标确定的基础和前提,学情分析使学习目标的确定更具有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广大一线教师相对比较熟悉,在此就不再过多赘述。

二是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目标,一般是按照一节课来设计的,而不是按照课时设计的。因此,我们教师借鉴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学习目标时,要按照课时学习目标进行重新设计。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学习目标,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或专家们设计的学习目标,一般具有普遍性和宏观性,因此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而是要对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或细化,以适合于我们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

三是网络优秀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和参考性。我们建议教师在初步设计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然后再从网络上打开或下载三、五篇教学设计,对初步的学习目标设计基础上进行再完善、再丰富和再细化,这样就会提高学习目标的完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集体教研活动。集体教研活动中,在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或教学校长的带领下,可以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个人教学特色,大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认为,经过大家的充分研讨、交流和共享之后,学习目标就会更加清晰、具体和全面。

(四)

平时,我们经常性深入课堂开展一些听评课活动。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么学习目标达成度不高,要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混乱,要么教学活动太多太杂,要么出现拖堂或停顿现象等等,导致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其中背后真正的原因就是该教师的课时学习目标设计准确度不够,导致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无序、杂乱状态,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课时而言,学习目标既是本课时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本课时课堂教学活动的终点。在课堂上的所有教学活动,我们都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都是为了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一线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注重课时学习目标的设计,切实做到学习目标设计的全面性、清晰具体和可检测性。学习目标是一课时的灵魂与核心,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学习目标准确了,教师才知道教学活动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会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才会顺利、圆满完成课时教学任务,才会带领学生到达胜利的彼岸。

结束语

没有学习目标,就不会有教学活动;学习目标设计不准确,就会影响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任务完成起来往往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习目标设计准确度对于一个课时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一线教师对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应引起充分重视,增强学习目标意识,这是我们搞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我们希望,一线教师掌握学习目标表达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原则,上明白课,做正确事,这是我们搞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我们希望,一线教师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和准绳,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教学活动,这是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保证;我们希望,让课堂40分钟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乐园,而不是苦海,更不是牢笼。

最后,我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许多课(甚至有多年教龄的教师的课)的重大缺点之一,就是不善于明确地提出课的目的,并且使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服从于这一目的。问题并不在于在课时计划里写上本节课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规定可能是被照做了,但是教师并没有认识课的真正的目的。漫无目的的课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增加学生的疲劳,使他们养成一种松松垮垮的习惯,形成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懒惰。”

(胡远明 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