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奈曼旗治安学区中心校开展 “聚焦单元整体教学,静待“研”途花开”语文组教研活动
2024/1/11 16:43:14 阅读:81 发布者:
落叶黄,寒风狂,冬日有暖阳;万物藏,夜微凉,教研谱新章。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落到实处,全面提升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奈曼旗治安学区中心校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听评课活动。
课程安排
课堂展示
孙旭老师执教的《示儿》
孙老师在执教《示儿》这首古诗时,从单元导语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最后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课上老师补充的资料,体会诗人陆游的爱国之情。整节课孙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
张玉萍老师执教的《题临安邸》
张老师整节课围绕目标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解诗题,读诗句;第二个活动是明诗意,悟诗情;第三个活动是共合作,找共性。整节课张老师将评价量表作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中感悟,读中融情,读中升情。
李雪冬老师执教的《己亥杂诗》
李老师在执教《己亥杂诗》这首古诗时,课堂目标设置合理,课堂语言精练,整节课李老师充分扮演了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玉露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第一课时
初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第一课时,先从了解写作背景入手,让学生知道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国家的危难,进而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意思。最后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明确梁启超先生对少年中国有什么样的情感。整节课初老师注重课堂评价,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反馈,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赵媛媛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
赵老师的这节课目标设置符合语文课程定位,设计的学习活动和评价量表有益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得扎实,是一节真正的高效、实用的课堂。
刘明洁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刘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时,围绕目标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通过创设具体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再借助评价量表、影视资料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这节课刘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通过适时、适度的的激励性评价调节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中,听课老师们认真做记录。
评课活动
踏浪前行风正劲,奋楫扬帆新启航。通过本次单元整体教学听评课活动,治安学区中心校的老师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教材为例,以学生为本,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语文教学路漫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潜心专研、踏实践行,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转自:“奈曼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