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探“生成”之乐趣,绽“研备”之芳华——城中区2023年秋学期学前教研共同体集体研备(公办、民办专场)第一期活动

2024/1/11 15:25:06  阅读:81 发布者: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幼儿教师整体教学水平,20231012日和19日,城中区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城中区享受特殊津贴名师工作站主持人廖丹带领城中区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组成员和幼儿园相关教学主管,分别在柳州市文惠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柳州市城中区艺高教育红葫幼儿园开展城中区2023年秋学期学前教研共同体集体研备(公办、民办专场)第一期活动。教研员廖丹主持并作主题讲座,城中区享受特殊津贴成海英名师工作站、黄颉斐名师工作站、周庆名师工作站成员做案例分享。

本次研备活动以参与式体验教研为主,通过游戏体验——案例分析——小组交流的方式,对主题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主题活动“预设”和“生成”等方面深入解读半日活动主题。

问题导向,明确概念

活动在有趣的音乐传球互动游戏中拉开序幕。教研员廖丹以“什么是主题活动?为什么要开展主题活动?如何选择主题内容?”为问题导向,引领教师们对主题概念和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案例分享,思维碰撞

城中区享受特殊津贴成海英名师工作站、黄颉斐名师工作站、周庆名师工作站的成员依次分享《巧用家长资源 推进班本课程》《哇!水井》《惠惠汤圆店》三个主题案例活动。

家长资源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梁老师以“遇见菊花”活动为例,从“活动的缘起、家长参与课程实践、效果分析、反思梳理”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在家园共建幼儿园主题课程中能充分合理地使用些家长资源。

郑老师敏锐捕捉到孩子们在柳侯祠中的关于水井的发现与好奇心,结合本班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从感知、体验、表现的线索来设计《“哇”水井》学习路径,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团讨、计划、尝试中总结经验,不断推动主题活动的深入与发展。

莫老师在倾听孩子们对青云美食的想法后,充分利用幼儿园地处青云菜市内部的优势地理位置、周边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带领孩子们寻味青云,从观察、品尝、制作美食到拓展视野,让孩子的学习取之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小组交流,经验共享

随后,参研教师们分成几个教研小组,从活动中幼儿、教师和家长在主题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各自发挥的作用对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探讨“什么是好的主题活动?”。

第一组:

在《惠惠汤圆店》活动中,教师能敏锐的捕捉到幼儿园地处网红菜市的地理优势,通过发放调查表对家长和幼儿进行主题前期经验调查,了解汤圆不同的口味、颜色和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尝试制作汤圆,最后与教师进行汤圆分享活动,促进师幼互动及幼儿与教师的情感交流。还能结合季节及五大领域的内容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第二组:

在《遇见菊花》活动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在预设的活动中能及时捕捉幼儿兴趣生成班本活动,在活动开展的每个阶段都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对菊花的经验储备,家长参与度高,积极推进活动的开展。

第三组:

在《哇!水井》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一起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提升,明确方向

城中区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组成员李书林、朱珊珊副园长对教研活动进行点评,肯定了老师们的思与行。希望老师们能将实施的主题思路充分建立在幼儿的视角上,准确把握好主题的扩展脉络,促进整个主题螺旋状发展。

教研员廖丹通过教师们分享的关键点对活动进行小结:好的主题活动,应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预设和生成有效结合,及时发现幼儿活动的新需求和新发展,生成更加切合幼儿生活且丰富和深入的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如何深入解读半日主题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区将以集体研备活动为契机,以学科中心组成员、学校学科骨干为主导,将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幼儿的发展建立联系,更加自主地投入对日常工作的优化与改进之中,形成骨干带动园本教研的教研格局,促进全区公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转自:“城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