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探索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路径

2024/1/11 9:40:45  阅读:176 发布者:

作者信息

曹振鹏/山东省招远市第九中学。

知识建构伴随着人的终身学习,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们尝试通过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探索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路径。

一是在项目设计中驱动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对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项目设计促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调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更深的思考。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完成项目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能够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是在项目开发中构建知识体系。项目式学习指导教师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教材,改变碎片化、点状式教学的不良现象。指向素养为本的教学,把学科大概念逐级分解为单元、课时目标。教师按“大单元—小单元—单课时”的梯度“自上而下”地准备课程,学生按这个梯度“自下而上”地构建知识,师生共同围绕核心教学内容的知识关联进行建构。

三是在项目任务中突出建模思维。教师在实施项目学习时,要基于生活提炼主题,围绕项目主题选择合适的问题或任务来驱动项目,把各种知识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使问题或任务成为联结不同知识点的内在线索,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实践研究,从实际情境出发,抽离化学情境,构建分析的思维模型,再反馈于实际情境,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闭环。

四是在项目体验中感知学习意义。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和教师实现了交互发展。对教师而言,要具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要准确规划教学目标,清晰地抓住核心知识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参与知识探索的活动中,需要调用综合知识并运用可迁移的方法,与他人协作达成学习目标,感受学以致用的意义。

五是在项目实施中发展核心素养。项目实施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作为教学实践的追求。坚持学习始于知识正在发生或应用的真实情境,结合课本并立足地域生产生活,通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视野范围内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思考和兴趣,通过“理论+实践”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促进不同认知视野下的学生素养提升。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八期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