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学科阅读课程体系探索
2024/1/11 9:36:43 阅读:185 发布者:
作者信息
徐文婷/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立足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构建全学科阅读课程体系对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此,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对小学全学科阅读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有益探索,构建了“二层五维”全学科阅读课程体系。“二层”即基础层+拓展层,“五维”包括文学与语言、数学与生活、科学与实验、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个领域。五个维度中,文学、数学、科学、艺术与运动指向基础层面,语言、生活、实验、审美与健康指向拓展层面。这样的课程结构充分落实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使学段、学科边界得以淡化,满足了学生多元化需求。
建立健全全学科阅读书籍库,为师生阅读提供优质资源。成立以学科组为单位的书籍库建设小组,在广泛阅读与研讨的基础上,按照跟着课本、跟着课标、跟着兴趣去读书的“三跟随”原则,搜集整理优质资源,推荐优质阅读篇目。形成以学科阅读为起点,以课堂推荐阅读为核心,以学生自主阅读为补充的多元阅读体系。
全面推广阅读课堂,进行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阅读支架、可视化工具。以语文学科整本书阅读成熟的模式为参考,以新书推荐课、整本书推进课、交流分享课三个课型为依托,全面铺开阅读课堂。积极搭建各学科阅读支架,如通用型阅读支架、探究式问题支架、视频影像支架等,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如学科型阅读支架,语文学科“精略结合”、数学学科“推理验证”、科学学科“实验辅助”等,使学科阅读课堂精彩纷呈。开发阅读可视化工具,如扇形图、人物图谱、导学单等。
实施全过程评价,保障全学科阅读效果。评价贯穿阅读发生的全过程,即阅读起始阶段评价、阅读延续阶段评价和阅读生成阶段评价。起始阶段评价指阅读计划制订的评价,延续阶段评价包括但不限于读书笔记评比、读书手抄报评比,生成阶段评价指阅读手册评价。实施全过程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也利于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过程监控,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
完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八期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