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2024/1/11 9:20:42 阅读:91 发布者:
作者信息
姜昊/ 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结构化整合,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的纽带,有习得性功能、评价性功能、联系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应体现出数学化的过程,彰显作业内部的整体性、逻辑性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性。
首先,明确单元核心问题,制订单元作业目标。单元核心问题是单元学习内容的高级表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即对单元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过程,在整合与运用单元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因此,以单元核心问题解决为导向,是快速、高效制订单元作业目标的方式。此外,单元作业目标应与单元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互补,为达成数学课程目标共同努力。
其次,丰富作业题目属性,优化单元作业内容。单元作业内容编制,需要单元作业目标的引领。在作业内容编制过程中适度融入真实情境,设置适当的开放题目,增加作业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布置合作探究型作业或项目化作业等。此外,作业内容的数量与难度需要教师严格把控。形成数学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学习与技能的锻炼,可以基础题目、中等题目为主,适当设置提升类题目,通过题目由简到难、题目考察内容由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助力学生在学习内容理解上达到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突破。
最后,诊断单元作业质量,研制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一方面要注重设计本身的质量,包括单元作业目标是否具备价值导向,与单元教学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互补性,单元作业内容是否与单元作业目标相匹配,作业内容是否能够实现对基本问题的解答;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包括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是否形成了结构化认知,是否形成了数学化的意识与能力,即运用数学概念、命题、过程,去描述、分析、解释数学现象,以及解决真实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等能力。
完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八期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