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崔成林|新教材来了,真正的大单元教学会出现吗?

2024/1/11 9:06:11  阅读:93 发布者:

从广义上讲,现在的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编辑的,新课标后的新教材更会体现这一特征。假如老师们“赖以生存”的教参,也按照“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总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片段式”课时目标,教师不经意中就会变成了“单元教学”,现在的“大单元教学”研究还有意义吗?新教材新教参后的教学能真正属于大单元教学吗?

这,不得不让我们审视和反思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认为:

第一,要理解素养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按教材编辑的单元教学。其关键的关键是聚焦核心素养目标,如果依然是双基目标来实施新教材,结果依然是“新瓶装老酒”(这种可能性极大)。

第二,核心素养目标落地的关键是“真实情境问题解决”,这就喻示着目前的课堂必须发生根本性改变。如果不能从“做题”转变为“做事”、从“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新教材后的课堂将依然会“换汤不换药”(课堂改革医治无效)。

第三,从学习机制上讲,提倡大概念(大观念)、大单元……无疑是强调 “导致知识创生”的“学科独特思维方式”!“以迁移方法,达成迁移目标”,这是绕不开的话题和教学研究重点。不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普及”西方课程理念,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是当前教改燃眉之急。

第四,“单元教学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思维」,即应注意从整体的高度思考研究对象组建学习单元,并将整个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一个整体性的任务”(章巍《大单元教学 15 讲》)。没有结构化思维,不聚焦结构化思维课堂建构,大单元教学将依然逃不出“碎片、零散、浅表”的魔掌(完整讲是一句空话)。

第五,“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大单元教学未来生死存亡的根本所在。仅仅聚焦在皮毛的课程理论并想“重塑中国课堂和中国教师”,显然是痴心妄想或幼稚可爱!学习质量是第一生命线——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为此,必须坚决贯彻“教学评一体化”这一教学原则,聚焦“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把“死教材”转变为“活课程”,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这才是当前教改研究重点。

转自:“教学评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