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微创成果②:大单元融合探究课怎么上?流程怎么设计?

2024/1/10 17:47:44  阅读:198 发布者:

微创成果:大单元融合探究课怎么上?流程怎么设计?

一、大单元融通探究课内涵

大单元融合探究课全称是大单元学科实践活动融合探究课。该个名称中有三个关键修释词需要理解。

一是单元与大单元。在这里单元指的是自然单元,教学的目的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而大单元指经教师课程开发设计"加工"后的以大概念统领的整合单元,旨在掌握大概念,迁移运用大概念。

二是整合与融合、融通。整合有生硬、机械、加法感觉,仅指内融整合;融合是融为一体,是内容与内容、线上与线下教学、课内与课外时间、空间、内容、学习方式有机真正融在一块。融通指的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单元与课时之间互相助力,相辅相成。

三是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科实践活动。这里有二层含义,一是该课型是以活动任务(做事)为主线,学习方式为其服务,二是自主、合作、探究要体现真探宄,要体现学科特色。

二、大单元融通探究课中融合(融通)的类型

大单元融通探究课中融合(融通)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1、内容融通探究课,俗称为新"举三反一课"。比如数学多面形面积这一单元,依次安排有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的面积的学习。拿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来说,该节程序性知识(也可看作大观念):①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贴、割补等转化成正方形,即转化;②转化后,逻辑推理正方形长、宽与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与高的关系,得出面积公式,即逻辑推导公式;③用公式或公式变式解决生活中面积问题,即应用。概括为三个步骤:转化、逻辑推导公式、应用。过去的学法是先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再学三角形面积,最后学梯形的面积,即每个图形一个一个挨着学,每个图形依次把三步都学完。而现在的内容融通探究却是比如第一课时,我选择如何将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一个环节,让学生同时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各是如何通过割补、旋转等手段转化为长方形的,即用三个例子让学生真正理解几何转化这个核心概念。同样逻辑推导、应用也可采取这个方法。

又比如语文学科,某一单元语文要素(可近似看作一个大观念)是认识场面描写、作用及会在写作中应用。单元选了三篇课文,每篇课文学习程序步骤是①概括文中场面名称;②找出点、面结合类型;③说出它的作用;④在写作中训练强化。过去的学法一篇课文四点都学。而语文融通探究课却是比如第一课时只选择给课文中场面名命这一个点,三个打通同时学习,用三个例子让学生真正习悟、习得给场面命名方法、技巧。同样,其它的要点也可采用上述举三反一的方法。

还比如英语学科单元的单词原来是一课一课学的,而现在教师可以进行以词性、音标、情景中引出等新编排、加工集中学习,这也属于内容融通。当然,小学语文中单元生字学习也可打破传统分课学习,以偏旁部首、词性、放在词语中、放在一段话中等分类编排,采取内容融通这一学习模式,即先让学生整体会认,再让学生会读、后让学生会用并放到课文中去检测。

2、方法融通探究课,俗称为“新举一反三课″。还拿上面数学多面形面积例子来说,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采用的是我们(师生)一块学的方法;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程序步骤,采取你们(生生)一块学的方法,而到学习梯形面积时,采取没有任何提示的自己(个人)独立学。同样上述语文例子,第一篇课文,采用的是我们(师生)一块学,第二篇课文就变为你们(生生)一块学,到最后一篇课文就变为自己(个人)独立学。方法融通探究核心理念是从扶到放,遵循学习、理解、应用的学习路线图。正如学生学乘法789的口诀时,过去用同一种方法、程序重复机械学习,而现在却采取的是我们一块学、你们一块学、自己独立学,这样学生更易理解掌握、内化单元大概念。

可见,单元内容融通、单元方法融通探究是大单元探究课的有效抓手。语文大单元实施的框架就可概括为:单元任务发布一一单元整体感知一一融通探究(分析比较研读)一一知识方法归纳一一学习表现输出。另外,方法融通探究也丰富了单元学习整合的新维度。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单元适合内容融通探究,有的单元适合方法融通探究,有的单元两种皆适可。教师可依据学情恰当选择。

三、大单元融通探究课基本流程

大单元融通探究课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五个核心环节。

1、呈现并解读双目标。出示并用举例、解释、情景等方法分享课时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晰达成指标(目标)

2、选择融通探究课型,动态构建问题化系统。借助单元大情境中情境链条,呈现课时主干问题或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分解为若干子问题或子任务,理清问题关系,并对要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方法、工具、策略等脚手架,即构建解决问题的问题化系统。需要说明的是问题化系统与问题系统不是一回事。

3、学科真探究。用学科实践活动做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探究学习。

4、量规辅助学习(嵌入式评价)。在探究学习开始就呈现带有导向性的评价量规,让学生从进程、结果不断对标量规,不断纠偏、纠正、提升达标进程、层次、质量。

5、学后反思。重视课时的学后反思,即内化、关联和迁移运用。

四、大单元融通探究课实施时注意事项

1、先让教师借助依据课标分析(摘录、分析、结论)、教材分析(纵、横分析及教材处理意见)、学情分析(学生起点、学习难点、突破方法)来提炼单元大观念;建立单元知识结构,旨在让教师实现真正理解单元内容。

确定单元作业目标,采取分配、分解的方法来确定课时学习目标,进行单元学习设计,旨在教师帮助学生理解。

2、大单元教学基本设计框架:提炼单元主题(内容结构化)→确立单元素养目标(大观念、主干问题)→主干问题分解→思考表现性评价任务与量规→设计活动任务(子任务)→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学后反思达成素养(关联、迁移)

课时之间设计建议用列表模块呈现,比较清晰。具体栏目如下: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达成指标、学习进阶、学习问题链、学习活动/任务、嵌入式同步评价。

3、课堂上要呈现一个贯穿始终大情景可采用如下方法:创设学习导语;描绘学习目标、明晰学习评价”三个关键要素。

4、重视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分享不能理解为在黑板上将学习目标罗列出来,或用课件打出来;也不能理解为与学生读一遍或让学生读一遍,可见分享的含义是让学生理解目标、明白目标含义、知道怎么做。方法有情景法、举例法、解释法等。

5、要重视教学评一致性(一体化)。不能靠教为中心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要以学为中心来达成教学评一致性。不但要重视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一致更要重视课堂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实践的教学评一致性。(即设计与实践两个层面)

6、把知识逻辑、生活逻辑整合为学习逻辑。融通探究课堂上要把单纯学习双基提升为用双基做事完成任务,倡到用中学,做中学,倡到综合学。作业设计要从直接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题目变为考查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

五、融通探究课实施优劣如何评价?

郑州市教研室教研员卢臻老师倡导的课堂五维观察法就非常不错。

1、学习目标设置及达成情况,主要从目标价值性、可观察量化性评价。

2、学习活动/问题设计及学生学习卷入情况,主要从活动动/问题设计暗含目标、指向目标;推进目标;学生倾听、发言、关联等自主学习去评价。

3、教师指导学习情况,主要从教师点燃、激励、唤醒学生,学生没理解时教师又动态调整生成的设计成效去评价。

4、课堂评价有效性,主要从达成目标过程、结果去评价。

5、课堂整体学习文化,主要从安全、自主、互动、情绪、氛围等去评价。

因篇幅所限,具体学科、典型案例略。

转自:“变压器王红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