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我这半学期的大单元教学尝试和收获 | 魏华

2024/1/10 16:42:18  阅读:128 发布者:

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学习半年,新学期回到学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积极开展语文大单元的实践研究。跟着李竹平老师学习积累的经验,再结合沈阳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流程, 我独立进行了一个又一个语文大单元设计,并在自己所在的五年一班展开实践。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万物有灵”,我设计了“举办心爱之物分享会”的

核心任务,分解成“搜索自己的喜爱之物、探秘作者的心爱之物、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三个子任务。单元开启学生就开始搜索自己的心爱之物,简单分享心爱之物的外形、来历。再经过对4篇课文中名家抒发情感方法的学习,学生很顺利完成了习作。通常写完后老师一人评改,可能在作文评改课中只展示优秀的例子。大部分同学的习作是没有机会展示在同学面前的。心爱之物写的像不像?人与物之间的情感深不深?其他同学是没有机会进行客观评价的。而举办心爱之物分享会,将实物、

展示在大家眼前,不但给全班同学口语表达的机会,也让同学们在听分享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并给予同伴客观的评价。

整个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生动、活跃地展现自己,真实表达。通过调查,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的100%,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100%。“好玩、有趣、仪式感、进步、勇敢表达”等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关键词。

但是随着实践研究的逐渐深入,也会有很多困惑。比如:大单元的课时问题,在第一单元“心爱之物分享会”中,为了点燃学生对大单元学习的兴趣,我鼓励学生全员参加,每个人都要站在讲台前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全班47名学生,从分享、评价到颁奖反思共耗5课时,这大大超出了教学参考的课时安排。在一次做客“大视野教师悦读汇”的直播活动中,我向竹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解答道:“分享成果的方式要多样,可以采用小组分享后再推举一名成员到全班分享,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分享。”我恍然大悟,分享活动要灵活设计,要充分考虑课上珍贵的时间。

于是在第五单元“登上百科大讲堂,争做金牌小讲师”的分享活动中,我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分享,再有大家根据评价量表推荐一名小讲师参与金牌讲师的评选,八个小组的分享同时能进行,节省了很多时间。我在小组中倾听时发现,在小团队中学生更愿意表达想法,对于羞于表达的孩子,小组分享的方式让他们更自在,更勇敢。

学生正精心准备着第三单元大单元展示活动:“民间故事汇演”,从剧本的选择、演员的安排到服装道具、PPT制作再到彩排演练,全部由学生们主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文化自信;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演绎故事的过程中语言得到了运用;对故事的创造、改编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感受优美文字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有了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现在,我已是学校大单元实践的骨干教师,带着团队积极进行大单元的实践和探索。第一单元的“心爱之物分享会”吸引了沈阳日报、网易辽宁、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几家的报道,收到广泛的好评和赞誉。第五单元“登上百科大讲堂,争做金牌小讲师”的分享活动,受到了沈阳市教研员任海宁老师的肯定。

得到大家的鼓励,看到学生们的成长进步,我信心满满,未来一定会在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中坚定地走下去!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