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课堂 | 立足核心素养 探索学科融合 ——记明强小学与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语文学科合作教研活动
2024/1/5 17:07:42 阅读:81 发布者:
立足核心素养
探索学科融合
——记明强小学与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语文学科合作教研活动
12月21日下午,以“立足核心素养,探索学科融合”为主题的明强小学与福建三明学院附小语文学科合作教研活动,在明强东校二楼远程教室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东校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领衔,学科教研组长吕立晨老师主持,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方式展开交流和研讨。明强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部分松江区九亭五小的语文教师和三明附小的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围绕学校教育科研的热词“跨学科”展开,共分为五个环节。
一、立足课程,融合“跨越”
明强小学胡思嘉老师和她的二(7)班孩子,为大家带来一节生动活泼的“跨学科”语文课《雾在哪里》。
接着,胡思嘉老师交流了教学设计思路和上课心得。她从单元整体出发,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进行说课。胡老师借助词语、句式、课文插图、
和视频资料等来指导学生语言表达,学习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胡老师还关注了本册教材已学过的文章以及学校的气象特色课程,前推后续、多维融合,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情境,在视听学习中发展想象说话的能力。
三明学院附小和明强小学的语文教师们对胡思嘉老师的课进行评价。三明学院附小的杨嘉琪老师和吴菊华老师肯定了胡老师基于学生学习经验,教结构用结构的意识,同时建议胡老师在识字的过程中注重方法多样化,并紧紧抓住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及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资源。
明强东校的刘西洋老师,在肯定胡老师课堂教学扎实有趣的基础上,建议胡老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淘气”,再结合“雾”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进一步体会它的“淘气”。明强西校的朱楠老师认为这堂课不仅落实了语文要素,问题链清晰,且巧妙运用了跨学科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东校的陆孜昕老师则认为胡思嘉老师注重年级特点,教学语言生动和蔼,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准确具体。
二、文海探航,理论“跨越”
明强何薏老师与大家交流了东校二年级语文组老师在学习“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理论当中的收获。何老师从“什么是小学语文的跨学科学习”“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主题’的价值与来源”和“跨学科学习的评价”几方面进行了分享,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地交流汇报了二年级语文组成员们的所思、所悟、所感。
三、化知成智,践行“跨越”
明强沈虔苡老师以活泼灵动的形式向大家汇报了东校二年级语文组老师们探索实践的“跨学科”融合案例。
老师们有的结合美术学科,指导学生阅读绘本,制作汉字扑克牌,自主识字;有的紧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主题,组织丰富的语文学习和家校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相融合,使学生获得了更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有的“跟着语文书学花艺”,结合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跨学科”劳动学习中积累语言文字,开展实用性阅读,分享劳动研究的成果;有的围绕教材内容带领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跨学科活动,探秘“葫芦”文化,探究“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有的将二上语文教材中有关气象的内容串联起来,结合学校“气象”课题开展了系列跨学科活动;有的在跨学科背景下,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和写一写,融合美术和戏剧的课程元素,从语文出发又回归到语文本质中。
四、他山之石,共学“跨越”
明强贾舒凯老师介绍了自己的阅读收获,向大家推荐了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中一篇名为《为何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来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文章。作者以“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这一原则,指明最好的语文课程必定是浸润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贾舒凯老师重点介绍了作者以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所设计的框架,阐述了框架下的任务一,包括活动的展开和实施过程,希望为其他老师提供实践经验和思路。
五、跨出校门,跨越山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老师要携手各学科一起“跨越”,就需要拥抱生活。明强陈诺老师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向大家展现了组内老师们业余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老师们跨出校园,跨越山海,在途中邂逅奇遇,拓宽知识的维度,真所谓“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本次联合教研,不但让明强东校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呈现出他们在“跨学科”主题活动中的探索,也给三校语文教师带来新的思考与启发。期待三校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一起研磨课堂,一起“跨”学科之美,“融”育人之行!
转自:“明强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