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和美课堂 | 强化学科实践 培育科学素养 ——闵行区小学自然教学研讨活动在明强小学开展

2024/1/5 17:06:27  阅读:64 发布者:

强化学科实践

培育科学素养

——闵行区小学自然教学研讨活动在明强小学开展

1226日下午,主题为“强化学科实践,培育科学素养”的区级小学自然教学研讨活动在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举行。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汇光启小学校长曹庆明,区小学自然学科教研员刘永亮老师、徐婧老师,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梅陇实验学校副校长沈意,明强小学副校长刘依婷、吴顺军等出席本次活动。全区自然老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明强小学郭智娟老师主持。

1

情景演绎,趣现课例

闵行区实验小学沈一鸣、华理梅陇实验学校许小梅、明强二小金佳豪、华师永德实小施聪和七宝文来唐晓凤老师共同演绎的课例情境剧《冰与水》,通过生动的表演呈现了“水的三态变化”单元大情境——野外生存,跟随着他们的演绎一起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第一课时中冰与水的奥妙!

2

课堂展示,深研课例

在课堂教学板块,沈意执教《水到哪里去了》一课。以野外生存——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之行导入,提出“怎样让湿衣服干得更快?”和“湿衣服里的水去哪了?”两个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问题解决式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究活动中巧妙地选用了便于观察的实验器材——遇水变色布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观察现象,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课堂中还应用了数字化教学平台“赛·课堂”,数字化平台能够让全班的实验记录快速统计,每组学生开展3个实验,全班多组学生的实验记录汇集起来相当于多次实验,让学生能够形成多次实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接着,明强小学的孙雨辰老师执教《“抓住”水蒸气》一课,以单元大情境“荒野求生”引入话题,以常见现象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思考“在水源稀少的沙漠,是否能够从空气中获取水?”,学生带着问题经历分析现象提出猜想、开展实验搜集证据、回归生活解释现象等探究过程,促进学生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合理见解。第二个活动特别设计了搭建沙漠取水装置的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基于实际问题开展真实且富有价值的探究活动,又将探究结论真正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水蒸气液化成水条件的认识,同时让科学知识在实践中“活”起来,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原理开展实践解决真问题。

3

专题分享,凝练成果

在专题分享板块,刘依婷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以《水的三态变化》单元为例”为题,从背景、思考、实践以及反思四个方面娓娓道来。刘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从单元视角,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同时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时教学模式,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单元全局,用单元承载环环相扣、前后衔接的项目或主题,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

4

交流研讨,共促成长

进入评课交流板块,老师们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认为两节课的课堂活动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也提出了小建议:是否可以增加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充分表达和思维提升。

5

专家点评,提升素养

最后,与会专家进行了活动点评。徐婧老师对两位老师单元情境的整体设计给予了肯定,在两节课中都充分结合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同时也在自然课堂活动中如何提升学生思维及表达提出指导意见。刘永亮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以及课堂中对学生回答的及时应对给予了肯定,对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指导,希望全体老师都能构建更为灵动的课堂教学。

曹庆明老师用“水的内涵”对大单元下的情境设计给予了肯定,对闵行区自然团队的智慧进行了肯定,用六明六强对两节课进行了详细地点评,明趣、明真、明思、明理、明智、明白,强体验、强课堂教学、强数字化、强问题解决、强创新、强具身性学习。同时提出了宝贵意见:两暗,两弱。让知识传授暗下来,让知识成为主导的课堂暗下来,让跨学科的暗线更加凸显,弱化科学老师的话语,弱化科学教师的高阶思维。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区自然教师们对于“强化学科实践,培育科学素养”这一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后续还将继续围绕新课标中的科学素养培育开展更加深入的教学研究。

转自:“明强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