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动态】教学观摩促成长 教无止境向前行——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校级观摩课活动

2024/1/5 16:52:06  阅读:72 发布者:

教学观摩促成长

学无止境向前行

— 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 —

莫负冬阳暖,成长正当时。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近日,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校级观摩课活动。

孙艳杰《山居秋暝》

孙艳杰老师执教的《山居秋暝》一课,从“古诗对对碰”小游戏开启学习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诗人王维的简介。抓住“居”和“暝”两个关键字理解诗题,形象且深刻。朗读贯穿古诗学习的始终,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到读出情感,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抓住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古诗中的两幅画展开想象,将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以优美的文字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在动静结合,人景相互映衬的景物描写中,感受“空山”不“空”和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既领略了古诗的魅力,又增强了文化自信。

张彦《人民币兑换》

张彦老师执教的《人民币兑换》一课,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板书课题后,学生尝试自主提出问题,带着求知的欲望开启了学习之旅。有关人民币的兑换,学生容易混淆不清到底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张老师在出示汇率表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与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加)、除法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去充分理解表达,很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取近似值时,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到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一组问题的解决时,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的同时,再次让学生体会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尝试总结人民币与外币相互兑换的方法,初步渗透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对运算结果的感知,发展了学生数感和运算能力。

王冰青《What does he do ?

王冰青老师执教的《What does he do ?》一课,继续围绕子话题“Our familys job”展开学习,学生跟随时光机回忆老师儿时的职业梦想,学习新词,感知本课时的问题链,即“What does he/she do? Where does he/she work?”,并能在迁移创新的过程中关联身边的人,运用核心句型:What does he/she do? Where does he/she work? 描述人物的职业和生活情况,并表达对不同职业的尊重,构思自己的职业梦想,引导学生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

孟亚奎《小螺号》

孟亚奎老师执教的《小螺号》一课,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基础,通过趣味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中,分段落教学,学习乐理、简谱、节奏,跟琴演唱、随伴奏演唱、课堂拓展等教学步骤环环相扣,体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刘小静《彩色的梦》

刘小静老师执教的《彩色的梦》一课,故事导入、艺术家作品的欣赏探究、教师作品的欣赏等作品的植入,都围绕着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进而提升孩子的审美感知能力,才能更好的去发现美、表现美。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去讨论,去发现问题,引出梦境的真实美、离奇美。课程中重点讲解如何表现梦境离奇美的重组表现方法,让孩子上台挑战拼组作品,并进行梦的创作,加强学生的课堂知识运用,体现核心素养的以学生为本,充分展示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

独行速,众行远。本次校级观摩课活动对执教老师来说是一次磨炼,一次展示,一次成长;对听课老师来说是一次学习,一次交流,一次进步。学无止境,教学亦无止境。相信教师们经过此次观摩交流,定会把所学、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追求高品质课堂教学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自:“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