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大概念下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象山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五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2024/1/5 16:09:09  阅读:115 发布者:

大概念下项目式教学的实践

为切实提升“双减”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的课程理念,1019日下午,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决定开展“基于大概念下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潘阿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少年中国说》,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课前通过自学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有血性、有理想志向的梁启超先生对少年中国的赞美。本节课,潘老师自始至终发挥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用语言文字去感染学生,展开想象,反复朗读,让孩子们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理解“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意义。在朗朗读书声中,让学生穿越百年和梁启超先生对话,激发学生的拳拳爱国之心。

评课议课

课后,老师们围坐一起,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

沈菊艳老师认为潘老师通过查字典理解“说”是一种文体,适时出现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干将”等词语,对陌生事物产生联想,加深印象,帮助记忆,效果非常好。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与学生相距甚远,且时代背景复杂。潘老师没有陈述复杂的时代背景,分析讲解难点词句,而是恰当地提供学习支架,化解难点。比如在课文的第二小节教学中,作者描写心目中少年中国的样子时,潘老师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扶放结合,直接把文中的语言变成了现代汉语,引导学生走进“少年中国”的学习,了解初升的红日、呼啸的乳虎、腾起的潜龙等具体事物来象征少年中国的磅礴气势。学生化解了理解的难点,也慢慢发现了语言的奥秘。可以说,潘老师在本课设计中,始终遵循文本的文体特点、表达特点,紧紧地围绕着“实践性”“综合性”这一学科性质设计教学。潘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有训练的力度,有思想的深度,有情感的温度。

   刘印老师认为潘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开展教学,抓住课后问题,引导学生通读全篇。从“了解文本导”到“有滋有味读”,到“读中有思研”,到“小组合作探”,再“敞开心扉说”,最后“通力合作诵”,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在教学新知识时潘老师循循善诱,出示大量背景资料及作者简介,让学生容易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进行大量的读:小组读、指名读、合作读、配乐读、借助语势图读等方式,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了课文。尤其是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读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勇于承担责任的豪迈与激情。充分激发学生的时代愤慨,及其爱国情怀。恰当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学生打开了想象的大门。

      

   丁灵燕老师在评课中这样说: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爱国情怀,如何让孩子体会对祖国那份深沉的爱,表达那份爱,潘老师的课堂《少年中国说》给了我们满意的解答。潘老师以“读”为抓手,贯穿整个课堂,先是指导孩子们读正确,这篇课文有许多生僻字(鹰隼的隼,矞矞皇皇的矞~~),这一环节非常有必要。接着以读代讲,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孩子们体悟中国少年肩上的那份责任感,使命感,在反反复复朗读读中体悟对少年中国蓬蓬勃勃,日新月异的赞美。最后熟读成诵,背诵任务完美落地,爱国情感的体悟也水到渠成,与其说是背诵,还不如说那是孩子们对祖国的深情表白。这是一个亮点。另一个亮点是,潘老师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孩子们课堂参与率更高了,给孩子们搭建了思维碰撞的平台,也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随后,秦赛萍副校长结合本堂课和老师们分享了《紧扣语文要素 巧设单元学习任务》的讲座。针对如何紧扣语文要素来设计学习任务,秦老师以五上第四单元为例,从“整体解读单元学习内容,确定任务归属”“科学定位单元学习目标,找到核心问题”“合理创设单元学习情境,精心设计任务”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考。秦老师指出,在“细读故事,结合资料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蕴含的爱国情怀。”这一任务驱动的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实践中习得阅读方法:聚焦文中关键词句,搜集资料,体会情感;选取有价值的问题,筛选资料,体会情感;关注体会情感的难点,补充资料,加深情感。要激励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老师们也更加明确所谓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首先,新时代的学习者生活在一个知识随手可得、思想千变万化的世界,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立非常重要。其次,语文教学目标既然是培养学生内在的素养,就必须由学生自己来进行语文活动,学生在阅读材料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语言经验。再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言语实践,不是停留在某个环节的微观的方式方法,而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贯穿语文学习始终。

转自:“象山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