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品质新区 · 教学研讨】深秋至,天未寒 教研正当时|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小学数学集体教研活动

2024/1/5 15:59:29  阅读:88 发布者:

深秋至,天未寒

教研正当时

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小学数学集体教研活动

组内研讨

我校六年级数学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研讨活动。第一次研讨,我们商定了内容,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来进行展示。从大单元视角思考如何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

组内活动

第二次,组内活动,我们先在年级部其他班级进行试上,试上结束后,我们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调整,对这两节课继续进行打磨。

校内展示

第三次,校内展示。112日下午,宗美玲和韦仁智两位老师,分别带着六23班和六17班的学生,面向全校数学老师展示了我们这一阶段的研修成果。宗老师先是和学生复习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然后引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策略。课堂上,宗老师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怎么把两种未知量转化为一种未知量来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读题、写出数量关系式、假设替换、列式解答、检验,从这些具体步骤中可以看出,宗老师要求孩子们严谨细致。

韦老师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假设法、画线段图、画示意图、方程方法等,并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想的。韦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例1和例2的异同点,总结出具体什么样的题型我们可以用假设策略来解决。

在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课后,许多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周晓桐:今天,我跟两位老师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学生经历策略的一个生成过程,然后再进行策略的优化,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再进行比较总结,让学生印象更深。

顾晓筱:在韦老师的课堂上,开始先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理解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答。对多种解题方法进行比较,优化。宗老师的课堂上,通过精准提问,充分的讨论,细致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在感受策略的一致性,实现认知结构的优化。

陈清:学生对于“策略”一词,其实并不陌生。从三年级开始,他们慢慢学习画图、从问题想起,从条件想起等,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觉得他们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已经感觉到这个策略价值,而且还形成了遇到一个问题,就立刻能想到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答。学生的这些基础,就是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做了铺垫。

那么从大单元角度考虑,我觉得这节课首先是要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结构的连接和沟通,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策略的认识。第二点:聚焦核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第三点: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什么是假设?为什么要假设?怎样假设?

张朋燕:我们这两节课的主题,应该是怎么样让学生能把道理说出来,怎么样能让他们的思维可视化。我觉得这节课的板书特别重要。如果我是宗老师,一定会把板书调整一下,就是把6个小杯跟1个大杯的数量关系式,移到正中间。为什么呢?因为这节课,我要带着学生学习假设策略的关键就是这个数量关系式。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数量关系式的分析上。

活动的最后,我们请张校长做总结指导。张校长给我们提出了十分宝贵的建议:1、评课要怎么评。评课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的即兴思考,针对具体环节提出改进的方法。2、大单元的课要怎么上。就拿这一单元来说,一共两节课,那我们怎么体现大单元呢?要做到前有伏笔后有呼应。在课堂上还要抓住重点。为什么要假设?为了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怎么假设?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假设。两节课上完,我们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印象。3、建议三到六年级的老师,都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拿出来思考,怎么才能上好这部分的内容。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从哪里来,就从我们老师的引导、总结、提炼中来。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转自:“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