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身”临其境,“量”有所获

2024/1/5 14:44:05  阅读:149 发布者:

为践行新课标,更深入地理解量感的内涵,赋能新课堂。1013日,在陈灼钦老师的主持下,我校围绕课题“基于新课标的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策略研究”,开展了一场精彩的集团教学研讨活动,本集团所有数学组老师积极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精彩教学展风采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二年级陈少斌老师执教《量一量,比一比》。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陈少斌老师用活动串联起来,课前用学过的测量长度的知识,发现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并测量身体尺子的长度,课中用身体的尺子测量身边熟悉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课后用“身体尺”和身边熟悉物体的长度作为测量标准去表示身边不熟悉的物体长度。

课堂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活动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不仅认识了身体上奇妙“尺”,还感受到“身体尺”的实际运用价值,积累了测量和估计物体长度的经验,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量感。

潜心教研促成长

课后,萨东霞老师代表二年级集备组根据课前年段集备、磨课过程做了汇报。萨老师表示在备课过程中,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深入学习新课标等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确定了以培养核心素养一一量感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体上的长度单位,经历用身体上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量感。同时,陈老师也提出自己的不足和困惑。

在教研组长陈灼钦老师的主持下,老师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本节课中所展现的亮点,也从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课堂实施、课堂评价和学生的能力发展对集备团队进行发问,集备团队给与一一答疑互动。王羽副校长全程参与研讨过程,也针对教材主题图的编排提出疑惑,引发大家的思考。

专家引领解疑惑

最后,导师侯老师先对各位老师们的疑惑进行了深入解答。接着,侯老师也针对本节课做总结发言。侯老师先肯定了本节课亮点: 陈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尺子,经历测量过程,体验量感,突出三个方面发现非标准尺子一一行走的尺子,经历用非标准尺子测量物体,小组交流测量过程。侯老师建议: 可以省去复习的环节,汇报时时间要紧凑,小组合作的要求要精简 (估一一量一一验) ,让量感的培养更贴近孩子的经验基础。  

结束语:

研止而思不止,“研”途漫漫,我们且行且思,且悟且进,此次集团研讨活动留给大家的不仅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更有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深刻反思与收获。希望我们集团老师以课题为导向,在专家的引领下,继续着眼于常态研究、聚焦“量感”课堂、关注实效,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转自:“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