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 | 推门课,“推”出新成长
2024/1/5 14:36:21 阅读:86 发布者:
青蓝工程
推门课 | “推”出新成长
教无涯,研无止。为规范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新教师不断进步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1月13日,鼓楼实验小学开展了四年级新师“推门听课”活动。
01
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我们随着叶倩岚老师的步伐,一起进入第五单元的《爬天都峰》。叶倩岚老师先通过介绍天都峰险峻陡峭的特点,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想要去文本中一探究竟;其次,再结合课题让学生了解本文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叶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将事情写清楚,将“按照事件发展顺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动作描写”“站在写作者视角”的方法融入到具体的文本教学中,通过对《爬天都峰》这篇文章的赏析,了解并掌握写作方法。最后,叶老师还联系“初试身手”中的运动会比赛图,让学生将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落实到实际中去,学以致用。
01
课堂展示
第二节课,林佳祺老师紧扣第五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以两大学习任务为思路展开《爬天都峰》的教学。
首先,林老师以课后思考题第一题设计学习任务一,让孩子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概括课文内容,并通过圈画关键词句的方式梳理课文写作顺序,并引导孩子进一步理解何为“事情发展的顺序”。
其次,林老师以“勾一勾”“读一读”“圈一圈”为思路设计学习任务二,让孩子走进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将爬山过程写清楚。林老师采用全班读、男女配合读、师生共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理解课文的通过写作者“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做”将事情写清楚的。
最后,林老师对课堂进行总结,将语文要素贯穿始终。林老师指明两点,第一,按事情发展顺序,将文章写清晰、明白、有条理。第二,将“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写入文章,才能使文章真实、清楚,才能让读者真正透过文字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
02
评点课堂,精雕细琢
课堂结束后,两位授课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进行了说明和反思,各位听课老师也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学习,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说”发挥了授课者的作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授课者的思路;“评”又使教师群体智慧得以发挥。
江卫红老师也对两位新老师在语文要素的准确把握和课堂的把控上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带着我们细致分析文本,指出了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的独特之处。
独行快
众行远
每一次的推门听课对于新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的课堂观摩、每一回的激烈探讨,都有利于新老师们深研理念,落地课堂,共赴前行!
转自:“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