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动态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记鼓实教育集团语文教研活动

2024/1/5 14:27:27  阅读:98 发布者: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记鼓实教育集团语文教研活动

深耕勤思,教学相长。为了更好地运用统编教材,落实新课标,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组于1130日下午集中多媒体教室开展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书戴嵩画牛》由陈静老师执教。陈老师紧扣第七单元主题“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及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展开课堂设计。教学过程从故宫博物院的艺术品欣赏导入,学生在优雅的古典音乐中认识书画题跋,进而在情境中走进苏轼笔下这篇题跋《书戴嵩画牛》。学生在浓厚的探索兴趣下依次展开读懂故事、走近人物、讲好故事三个任务的学习。课堂富于变化,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出色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鼓实六年段陈娜青老师在评课中指出,学习过程中,陈老师紧扣学习任和本单元语文要素,创设浓厚的艺术情境开展教学。在读懂故事环节不断给学生搭设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字眼展开想象、

等文言文学习支架,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在走近人物环节抓住“犹所爱”“拊掌大笑”、“笑而然之”等词句展开想象,深入了解人物特点,为后面的讲故事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讲好故事环节,通过“讲讲他们的故事”、“讲讲我的故事”和“变换方式讲故事”等方式,大大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表现十分精彩,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讲故事任务。

屏山小学六年级俞彩芳老师在评课中指出,陈老师的课堂很好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三个任务安排把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用自己的话讲好故事”是本节课的任务也是重难点,为了顺利实现这个目标,陈老师从课前导入就开始创设情境,通过了解《千里江山图》中的题跋,讲讲《书戴嵩画牛》作这一题跋背后的故事,并在“读懂故事”、“走近人物”环节中不断排疑解难,深入挖掘文中主人公的细节表现,为第三个环节“讲好故事”做铺垫,是一节值得借鉴的文言文教学课。

第二节课《三黑和土地》由李娴老师执教。李老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活动情境,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自己设计明信片和邮票,赠给身边的人,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进一步深化对土地的情感。教学过程着既不断穿插苏金伞笔下现代叙事诗的特点,事与诗与情与言融合一起,呈现时代印记,又在诗歌本身与资料中寻到链接突破口,文学、史料、视频等资料融合,唤醒学生情感的共鸣。在思辨中探寻价值,在文化中结课,力求以文化人,唤醒学生对土地文化记忆的认知。

鼓实六年段翁祥英老师从三个方面开展评课。首先,李老师立足单元人文主题,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制作明信片,用文字,用图画等形式表达学习体验,明信片贯穿课堂始终,创设了真实的明信片制作实践活动主题情境。第二,文字、视频等学习资料的有效运用。例如,在三黑回忆过去与现在的第1112节中,巧妙插入4则资料,结合资料,学生理解三黑此时的情感,就变得水到渠成。第三,对土地文化的解读。在课堂总结中,李老师连接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炎黄子孙的共同情怀,带领学生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打开一个新的格局。

最后,教研组长黄晓霞结合凡龙有思平台,对课堂的呈现从语速、课堂用语、教学场景分析、教师提问分析、S-T教学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数据化的分析,为课堂评价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数据支持,希望老师们能结合平台的量化,汲取合理的部分,化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转自:“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